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康复医学技术医学正高职称易混易错考试试题(C0),更多康复医学技术(正高)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考试宝典康复医学技术医学正高职称易混易错考试试题(C0),更多康复医学技术(正高)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急性肾衰竭时可进行物理治疗的方法和剂量是
  A. 毫米波肾区治疗 
  B. 短波、超短波肾区治疗 
  C. 采用温热量、热量 
  D. 每次30~60min,每日1~2次 
  E. 每次10~15min,每日1次 
 
2. [多选题]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
  A. 瘙痒 
  B. 麻木 
  C. 鳞屑 
  D. 疼痛 
  E. 水疱 
 
3. [多选题]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时可采用的物理治疗有
  A. 超短波疗法 
  B. 毫米波疗法 
  C.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疗法 
  D. 磁疗法 
  E. 冷疗法 
 
4. [多选题]在康复治疗结束前或出院前进行的康复评定多为最后评定(或终期评定),其目的是
  A. 了解康复效率 
  B. 提出今后继续康复治疗的方案 
  C. 提出预防复发或继发性残疾的意见 
  D. 了解有关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E. 避免疾病的发生 
 
5. [多选题]氯化钠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
  A. 阴极下产生强酸 
  B. 阳极下产生强酸 
  C. 阴极下产生强碱 
  D. 阳极下产生强碱 
  E. 阴、阳极下均有盐结晶 
 
6. [多选题]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时从阴极导入的药物是
  A. 黄连素 
  B. 维生素C 
  C. 透明质酸酶 
  D. 草乌 
  E. 溴 
 
7. [多选题]可采用作业疗法的病症有
  A. 严重认知障碍 
  B. 精神分裂症 
  C. 肿瘤手术后 
  D. 骨折、截肢、断肢、断指再植术后 
  E. 颅脑损伤 
 
8. [多选题]慢性支气管炎适用的物理治疗有
  A. 超短波疗法 
  B. 短波疗法 
  C. 分米波疗法 
  D. 紫外线疗法 
  E. 运动疗法 
 
9. [多选题]以下药物的电学极性错误的是
  A. 金属离子为正电性 
  B. 非金属离子为负电性 
  C. 酸根为正电性 
  D. 生物碱为负电性 
  E. 决定于其化学结构 
 
10. [多选题]为方便瘫痪患者起床转移,可安装
  A. 转移滑板 
  B. 绳梯 
  C. 栏杆 
  D. 轮椅 
  E. 帆布扶手 
 
11. [多选题]属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为
  A. 实体觉训练 
  B. 穿衣训练 
  C. 家务训练 
  D. 如厕训练 
  E. 本体感觉训练 
 
12. [多选题]平衡功能评定的禁忌证为
  A. 下肢骨折未愈合 
  B. 帕金森病 
  C. 意识障碍者 
  D. 脊髓损伤 
  E. 长期卧床者 
 
13. [多选题]水疗法的机械作用机制是
  A. 静水压 
  B. 温热效应 
  C. 浮力 
  D. 水流刺激 
  E. 潜水压 
 
14. [多选题]关节炎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时,若运动量过度则可表现为
  A. 持续疼痛1h 
  B. 轻度疲劳感 
  C. 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D. 关节肿胀 
  E. 虚弱加重 
 
15. [多选题]与小儿麻痹后遗畸形的有关因素是
  A. 发病时的年龄 
  B. 肌力的不平衡 
  C. 肌腱、筋膜、关节囊的变性挛缩 
  D. 不正常的姿势负重 
  E. 肢体的失用 
 
16. [多选题]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是(请从以下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4个正确答案)
  A. 改善脑缺氧 
  B. 防止出血加重 
  C. 预防并发症 
  D. 减轻脑水肿 
  E. 抗凝治疗 
 
17. [多选题]以低频脉冲电流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禁忌证为
  A. 肌肉痉挛,张力增高 
  B. 置入心脏起搏器者 
  C. 失神经支配肌肉 
  D. 肌萎缩无力 
  E. 儿童 
 
18. [多选题]耳郭皮肤炎症容易导致耳郭畸形的原因是
  A. 耳郭皮肤与软骨紧密粘连 
  B. 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 
  C. 软骨膜发生炎症时软骨膜与软骨之间有渗出化脓 
  D. 软骨膜发生炎症时与软骨分离,易致软骨坏死而发生耳郭畸形 
  E. 耳郭皮肤炎症口服治疗药物不易达到高浓度 
 
19. [多选题]不属于作业疗法内容的是
  A. 从床上到轮椅等转移活动 
  B. 功能性电刺激 
  C. 生物反馈方法 
  D. 平衡训练 
  E. 桥式运动 
 
20. [多选题]认知训练包括
  A. 本体感觉训练 
  B. 注意力训练 
  C. 触觉训练 
  D. 理解力训练 
  E. 计算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