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正高易混易错考试试题(N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7   [手机版]    

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正高易混易错考试试题(N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正高易混易错考试试题(N8),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质谱仪常用的离子源有

A. 电子电离源
B. 化学电离源
C. 电喷雾源
D. 快原子轰击源
E. 激光解吸源


2. [多选题]应激状态时激素释放明显增加,故采血时应尽量避免各种刺激,以减少分析前的干扰,这类激素包括

A. 肾上腺素
B. 睾酮
C. 催乳素
D. 甲状腺激素
E. 皮质醇


3. [多选题]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为

A. 血Hb、WBC、PLT升高
B. 血糖极高,>33.6mmol/L
C. 尿糖强阳性
D. 尿酮体阴性
E. 尿比重增高


4. [多选题]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为检测材料的是 ( )

A. 甲型肝炎病毒
B. 麻疹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EBV
E. 埃可病毒


5. [多选题]室间质量评价未能通过的原因包括

A. 校准和系统维护计划失败
B. 室内质量控制失控
C. 实验人员的能力欠缺
D. 结果的评价、计算和抄写错误
E. 控制物变质失效


6. [多选题]免疫浊度测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 )

A. 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
B. 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
C. 透射色差法
D. 散射旋光法
E. 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


7. [多选题]关于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的变化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A. 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B. 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或功能亢进
C. 凝血因子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
D. 血液凝固调节蛋白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
E. 纤溶成分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


8. [多选题]心肌梗死发病4~6h后在血中可检测到的标志物有 ( )

A. AST
B. CK-MB
C. Mb
D. cTn
E. FABP


9. [多选题]恶性组织细胞按其形态学特征可分为 ( )

A. 异常组织细胞
B. 多核巨细胞
C. 淋巴样组织细胞
D. 吞噬性组织细胞
E. 单核样组织细胞


10. [多选题]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包括

A. 促进胃酸分泌
B. 促进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C. 抑制胃的蠕动
D. 促进胃黏膜的增生
E. 抑制小肠液的分泌


11. [多选题]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用于检查

A. 被检者血清中不完全抗体
B. 被检者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C. 被检者红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
D. 被检者血清中相应血型物质
E. Rh血型鉴定


12. [多选题]可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有

A. HBV
B. HIV
C. HSV
D. CMV
E. 风疹病毒


13.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分析后质量评估的内容

A. 室内质控的数据管理
B. 参加室间评质
C. 病人投诉调查
D. 临床信息反馈
E. 实施PT方案


14. [多选题]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

A. 体内铁的贮存量减少时,吸收量增加
B. 胃肠道分泌的内因子
C. 药物的影响
D. 食物组成
E. 肠道寄生虫病


15.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 ( )

A. 急性中毒
B. 急性溶血
C. 急性失血
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急性化脓性感染


16. [多选题]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是

A. 使用分别针对抗原不同决定簇的两种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记物
B. 一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另一种作为酶标抗体
C. 可使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成为一步法
D. 用于检测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
E. 采用高亲合力的单克隆抗体可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17. [多选题]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
B. 自然感染途径及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
C. 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D.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
E. 暴露的潜在后果


18. [多选题]关于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铁蛋白的水平
B.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的水平
C. 总铁结合力等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水平
D. 总铁结合力与血清铁蛋白成正比关系
E. 总铁结合力反映的是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水平


19. [多选题]检测HBV基因型的方法包括

A. ELISA
B. 荧光定量PCR
C. 核酸测序
D. 核酸杂交
E. 基因芯片


20.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脂肪酶可显著升高,24小时至峰值,48~72小时可恢复正常
B. 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2~5天下降至正常
C. 尿淀粉酶可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可持续1周左右
D. 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损伤程度一定呈平行关系
E. 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10mgd.html
  • 下一篇: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正高职称真题试卷(N8) 酶促法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标记方法,叙述正确的有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是 ( )酸性尿液中可见 ( )细胞化学染色临床上可用于可做半抗原载体的物质是 ( )下列哪些是粘附分子在炎症发生中的作用 (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