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内分泌正高真题试卷(E8),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内分泌正高真题试卷(E8),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
  A.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B. 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能力 
  C. 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D. 纠正代谢紊乱 
  E. 保障儿童生长发育 
 
2. [多选题]肾上腺球状带合成的激素不包括
  A. 醛固酮 
  B. 18-羟皮质酮 
  C. 17-羟孕酮 
  D. 11-去氧皮质醇 
  E. 脱氢表雄酮 
 
3.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A. 寒积便秘 
  B. 脾胃虚弱 
  C.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D. 脾阳不足 
  E. 脾虚湿盛 
 
4. [多选题]Graves病可伴有
  A. 周期性麻痹 
  B. 重症肌无力 
  C. 骨质疏松 
  D. 近躯体肌群萎缩 
  E. 肌肉萎缩 
 
5.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6. [多选题]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应排除的相关疾病有
  A. 皮质醇增多症 
  B. 侏儒症 
  C.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D.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E. 卵巢男性化肿瘤 
 
7. [单选题]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情况的是( )
  A. 阴虚咳嗽 
  B. 持续低热 
  C. 大小便不通 
  D. 慢性胃痛 
  E. 下肢水肿 
 
8. [单选题]取中府配肺俞治疗咳喘,属配穴法中的( )
  A. 表里配穴法 
  B. 远近配穴法 
  C. 上下配穴法 
  D. 左右配穴法 
  E. 前后配穴法 
 
9. [多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补碱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下面哪项原则是正确的
  A. 一旦pH值下降即应该补碱 
  B. 有循环衰竭而pH值降至7.2以下时应补碱 
  C. 轻、中度酸中毒不需补碱,只有当pH值降至7.1以下时才补碱 
  D. 经补碱pH值升至7.2时应停止补碱 
  E. 补碱常用5%的碳酸氢钠 
 
10. [多选题]产后甲状腺炎的表现中下述哪几种是可能存在的( )
  A. 发热 
  B. 甲状腺触痛 
  C. 黏液性水肿 
  D. 甲状腺肿大 
  E. 牙痛 
 
11. [单选题]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消 
  B. 气结 
  C. 气上 
  D. 气下 
  E. 气乱 
 
12. [单选题]患者咳嗽咽痒,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咽干鼻燥,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 )
  A. 燥热犯肺 
  B. 肝火犯肺 
  C. 阴虚火旺 
  D. 胃热壅盛 
  E. 脾胃虚弱 
 
13. [单选题]吐血的特有症状为( )
  A. 血中夹有食物残渣 
  B. 出血 
  C. 呕吐 
  D. 大便秘结 
  E. 柏油样便 
 
1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病因的是( )
  A. 外邪侵袭 
  B. 肺肾虚弱 
  C. 痰浊壅盛 
  D. 情志所伤 
  E. 饮食所伤 
 
15. [多选题]下列病理状态不属于"相侮"的是( )
  A. 肝火犯肺 
  B. 肝气犯胃 
  C. 肝脾不和 
  D. 肺脾气虚 
  E. 土侮木 
 
16. [多选题]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饮食积滞型胃痛 
  B. 痰气郁结型郁证 
  C. 痰热扰心型不寐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痰浊阻肺型咳嗽 
 
17. [单选题]苔黑而滑润、舌质淡白多属( )
  A. 阴虚火旺 
  B. 阳虚寒盛 
  C. 热盛伤津 
  D. 湿热郁蒸 
  E. 痰火内蕴 
 
18. [单选题]肝胃不和型恶阻的主症不包括( )
  A. 妊娠初期口淡,呕吐清涎 
  B. 胸满肋痛 
  C. 嗳气叹息 
  D. 头胀而晕,烦渴口苦 
  E. 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19. [单选题]月经初潮较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性欲低下,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 )
  A. 补益肾气,调理冲任 
  B. 滋肾益阴,养血调经 
  C.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D.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E. 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20. [单选题]暑、火、燥三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 
  B. 炎热 
  C. 伤津 
  D. 动血 
  E. 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