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高级职称(正高)历年真题及答案(F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3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高级职称(正高)历年真题及答案(F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高级职称(正高)历年真题及答案(F3),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欲吐不吐
B. 心烦但欲寐
C. 自利而渴
D. 小便色白
E. 四肢厥逆


2.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证可用肾气丸治疗( )

A.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B. 消渴,饮水一斗,小便一斗
C. 短气有微饮,小便不利
D. 皮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E. 妇人烦热,倚息不得卧,不得溺


3.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及秋季的养生方法是( )

A. 早卧早起
B. 与鸡俱兴
C. 使志无怒
D. 收敛神气
E. 无外其志


4. [单选题]《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A. 干霍乱
B. 湿霍乱
C. 热霍乱
D. 寒霍乱
E. 以上都不是


5. [多选题]下列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病在结肠、直肠不发病
B. 病变可累及肠壁全层
C. 血性腹泻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D. 不容易癌变
E. 可累及回肠末端


6. [多选题]山药具有的作用是

A. 益气养阴
B. 缓急止痛
C. 既补脾肺肾之气,又补脾肺肾之阴
D. 涩精止带
E. 固经止血


7. [单选题]下列证候,除哪项外,皆为附子汤的主证

A. 背恶寒,手足寒
B. 身体痛,骨节痛
C. 口中和
D. 脉沉
E. 下利


8. [单选题]"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应填入

A. 桂枝人参汤主之
B. 葛根芩连汤主
C. 半夏泻心汤主之
D. 葛根汤主之
E. 四逆汤主之


9.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A. 温阳散寒,健脾燥湿
B. 温补肾阳,利水退黄
C.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D.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E. 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10. [多选题]开窍药的使用注意是

A. 不可久服
B. 多入丸散
C. 主治神昏窍闭证
D. 神昏的脱证不可用
E. 窍闭神昏,用开窍药亦须进行药物配伍


11. [单选题]《评热病论》阴阳交的三死证指

A. 汗出辄复热热,狂言,失志
B. 狂言不能食,邪盛精衰
C. 精无俾,失志,脉躁疾
D. 汗后脉犹躁疾,狂言,不能食
E. 以上均不是


12. [多选题]四加减正气散和五加减正气散的主药是( )

A. 藿香梗
B. 厚朴
C. 佩兰
D. 陈皮
E. 茯苓


13. [多选题]蜂蜜的功效是

A. 补中、缓急
B. 润肺止咳
C. 解毒
D. 润肠通便
E. 调和药性


14. [单选题]《痿论》中的“胞络绝”指的是

A. 胞宫络脉闭阻
B. 心系拘急
C. 心包络之脉不通
D. 膀胱经脉之气不通
E. 以上均不是


15. [多选题]根据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脉象,下列哪些可以说明其临床特点( )

A. 阴乘阳位,胸阳不通
B. 胸阳不足,阴邪内盛
C. 寒饮气逆
D. 本虚标实
E. 阴寒痼结


16. [多选题]肉苁蓉、锁阳的共同功效是

A. 补肾阳
B. 益精血
C. 养肝明目
D. 润肠通便
E. 固精缩尿


17. [单选题]某男,28岁。结婚3年,女方从未受孕,精液检验为"精子数量极少"。性生活正常,无任何不适感,舌脉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肾阳虚证
B. 肾阴虚证
C. 肾精不足证
D. 肾气虚证
E. 肾不纳气证


18. [多选题]能治疗暑湿的药物是

A. 滑石
B. 白扁豆
C. 藿香
D. 香薷
E. 青蒿


19. [多选题]治疗破伤风痉挛抽搐重证,下列哪二药常相配伍使用

A. 牛黄
B. 全蝎
C. 刺蒺藜
D. 蜈蚣
E. 僵蚕


20. [多选题]小承气汤的药物组成中有( )

A. 大黄
B. 芒硝
C. 枳实
D. 厚朴
E. 甘草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19lmy.html
  • 下一篇: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前点睛模拟题(F3) 心下悸,身围动,空虚无主 胃虚水停,水气凌心 心之阴阳两虚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以上均不是上焦阳虚 中焦寒饮 下焦阴邪偏盛 阳微阴弦# 经脉痹阻三焦不利 阳虚水停 水邪内蓄 阳虚津伤# 寒湿内阻大黄# 芒硝 枳实# 厚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