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发酵法的最佳温度是
A. 20~25℃
B. 25~30℃
C. 30~37℃
D. 37~42℃
E. 40~47℃
2. [单选题]冷藏温度是
A. 10℃以下
B. 0℃~10℃
C. 10℃~20℃
D. 20℃~25℃
E. 室温即可
3. [单选题]常用作片剂崩解剂的是
A. 淀粉浆
B. 干淀粉
C. 微晶纤维素
D. 微粉硅胶
E. PEG6000
4. [单选题]用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物的水处理方法是
A. 淋法
B. 洗法
C. 漂法
D. 泡法
E. 泡润法
5. [单选题]僵蚕麸炒可
A. 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
B. 缓和药性
C. 降低毒性
D. 消除副作用
E. 矫臭矫味
6. [单选题]含有易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入汤剂的煎服方法是
A. 先煎
B. 另煎
C. 后下
D. 包煎
E. 烊化兑服
7. [单选题]细辛和薄荷是哪个方剂的组成部分
A. 川芎茶调散
B. 小青龙汤
C. 大秦艽汤
D. 银翘散
E. 败毒散
8. [单选题]发散风热药共有的功效是
A. 清热利咽
B. 辛凉解表
C. 清利头目
D. 透发麻疹
E. 清肺止咳
9. [单选题]麻醉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包括
A. 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时,执业医师应慎重选择对疼痛患者有效的用药处方,并进行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B. 医师必须充分了解病情,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疗关系
C. 开始阿片类药物治疗后,患者应至少每周就诊1次,以便调整处方
D. 强阿片类药物连续使用时间暂定不超过8周
E. 对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应严格控制剂量与次数
10. [单选题]下列方剂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A. 升麻葛根汤
B. 麻子仁丸
C. 再造散
D. 杏苏散
E. 普济消毒饮
11. [单选题]不属于清暑益气汤组成的是
A. 石斛、麦冬
B. 黄连、淡竹叶
C. 荷梗、知母
D. 甘草、粳米
E. 黄芩、荷叶
12. [单选题]咳嗽,痰液清稀,量多易咯,背寒肢冷,苔白滑,脉弦紧,宜诊断为
A. 肝火犯肺证
B. 寒饮阻肺证
C. 肺气虚证
D. 风热犯肺证
E. 寒邪犯肺证
13. [单选题]有行气作用的药味是
A. 酸
B. 苦
C. 辛
D. 甘
E. 淡
14. [单选题]面目一身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的病因是
A. 脾胃气虚
B. 气血不足
C. 阴寒凝滞
D. 寒湿阻郁
E. 湿热熏蒸
15. [单选题]当归抗辐射作用的成分是
A. 当归多糖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生物碱
E. 挥发油
16. [单选题]临床上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均采取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治疗原则,这体现出
A. 同病异治
B. 异病同治
C. 辨证论治
D. 据法选方
E. 因证立法
17. [单选题]含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
A. 大黄
B. 牛膝
C. 狗脊
D. 绵马贯众
E. 何首乌
18. [单选题]关于麻子仁丸用药,下列哪项作用与方义不符
A. 麻子仁润肠通便
B. 大黄通便泄热
C. 芍药养阴和里
D. 杏仁降气润肠
E. 枳实、厚朴行气宽中
19. [单选题]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成偏心形半圆形的环,有此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A. 大血藤
B. 苏木
C. 沉香
D. 川木通
E. 鸡血藤
20. [单选题]体现益气摄血法的代表方剂是
A. 当归补血汤
B. 固冲汤
C. 补中益气汤
D. 补阳还五汤
E. 桃红四物汤
1.正确答案 :C
解析:发酵法的最佳温度是30~37℃。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A
解析:淋法即用清水喷淋或浇淋中药材,适应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
5.正确答案 :E
解析:麸炒僵蚕有助于除去生僵蚕虫体上的菌丝和分泌物,矫正气味,便于粉碎和服用。故正确答案为E。
6.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后下: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
7.正确答案 :A
8.正确答案 :B
解析: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主能疏散风热,发汗力虽较缓和,但长于透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故选B
9.正确答案 :E
解析:由于吗啡的耐受性特点,因此,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在用药剂量和次数上应放宽,但使用管理应严格。
10.正确答案 :E
解析:汗法,又称解表法。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达到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凡邪气在皮毛肌肤者,宜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可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还可以预防病邪由表入里的转变。故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某些水肿和疮疡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等兼表证者也可应用。临床应用时,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汗法又具体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一般说来,辛温发汗适用于表寒证,辛凉发汗适用于表热证。汗法应以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否则耗散津液,损伤正气。凡表邪已尽,自汗、盗汗、失血、吐泻和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故此题应选E。
11.正确答案 :E
解析:清暑益气汤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用量:西洋参5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故此题应选E。
12.正确答案 :B
解析:寒痰阻肺证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寒饮停肺证、痰浊阻肺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故此题应选B。
13.正确答案 :C
14.正确答案 :D
解析:黄色常为脾虚、湿蕴的征象。脾失健运,而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黄色。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能上荣;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故此题应选D。
15.正确答案 :A
解析:研究证明抗贫血作用可能与当归多糖有关.当归多糖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其主要成份当归多糖对苯肼和60COγ射线辐射所致骨髓抑制贫血小鼠的RBC、HB、WBC和股骨有核细胞数的恢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故此题应选A。
16.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脱肛和子宫脱垂属于不同的疾病,但在其发展的某一病理阶段均可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候,治疗时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原则,这体现出“异病同治”的思想。故答案为B。
17.正确答案 :D
解析: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②厚壁细胞数列,多角形,棕色。③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状排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维管束,外围以内皮层、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④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⑤常有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球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故此题应选D。
18.正确答案 :E
解析:方中用火麻仁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通便泄热,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和里,共为臣药;枳实、厚朴下气破结,加强降泄通便之力。故选E。
19.正确答案 :E
解析:鸡血藤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故此题应选E。
20.正确答案 :B
解析:固冲汤为治肾虚不固,脾虚不摄,冲脉滑脱所致崩漏而设。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脾虚而不摄,肾虚而不固,以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气血既虚,故见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腰酸诸症。舌淡脉弱,亦为气血不足之象。张锡纯说:“然当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此证诚至危急之病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当急治其标,固冲摄血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山萸肉甘酸而温,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故重用以为君药。龙骨味甘涩,牡蛎咸涩收敛,合用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龙、牡煅用,收涩之力更强,共助君药固涩滑脱,均为臣药。张锡纯每以此三药同用,成为收敛止血,.或为救元气欲脱的常用配伍组合;脾主统血,气随血脱,又当益气摄血,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健运统摄;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举,尤善治流产崩漏,二药合用,令脾气旺而统摄有权,亦为臣药。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固冲摄血,益气健脾之功。故此题应选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1dz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