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医学职称专业考试试题(N5),更多中西医结合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A. 大承气汤主之 
  B. 大柴胡汤主之 
  C. 调胃承气汤主之 
  D. 小承气汤主之 
  E. 大陷胸汤主之 
 
2. [单选题]"太阳病,十日巳去,脉浮细而嗜卧者"说明
  A. 病入阳明 
  B. 病仍在太阳 
  C. 病入少阳 
  D. 病入少阴 
  E. 表证已解 
 
3. [多选题]缺血性肌挛缩早期可出现( )。
  A. 肢体功能障碍 
  B. 皮色紫绀,皮温下降 
  C. 肌肉萎缩 
  D. 持续性疼痛麻木 
  E. 肿胀、动脉搏动消失 
 
4.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骨将惫"具备下列症状( )
  A. 转摇不能 
  B. 不能久立 
  C. 屈伸不能 
  D. 行则偻附 
  E. 行则振掉 
 
5. [多选题]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原则是( )
  A. 尽量保存关节功能预防畸形 
  B. 关节破坏严重,功能难保存时应固定于功能位 
  C. 提高全身抵抗力,正确使用抗结核药物 
  D. 控制病灶发展防止混合感染 
  E. 以上均不是 
 
6. [多选题]脊柱结核的症状和体征( )
  A. 后凸畸形有时侧凸 
  B. 肌肉痉挛活动受限 
  C. 局部疼痛叩痛,神经放射痛 
  D. 寒性脓肿 
  E. 以上均不是 
 
7. [多选题]乌梅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乌梅、附子、桂枝、当归 
  B. 人参、干姜、白蜜 
  C. 黄连、黄柏 
  D. 黄芩 
  E. 细辛、蜀椒 
 
8. [多选题]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泛力,治宜何法为主( )
  A. 消肿止痛 
  B. 养血和络 
  C. 去风散寒 
  D. 温筋止痛 
  E. 活血化瘀 
 
9. [单选题]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日久腰部酸楚冷痛,身体沉重,腰重如带五千钱;但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治宜
  A. 甘草干姜汤 
  B.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C. 苓桂术甘汤 
  D. 甘姜苓术汤 
  E.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0. [多选题]属于损伤后期的治法为
  A. 补益肝肾法 
  B. 和营止痛法 
  C. 补气养血法 
  D. 接骨续筋法 
  E. 舒筋活络法 
 
11. [多选题]影响骨折正常愈合过程的因素有
  A. 固定不确实 
  B.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 
  C. 过早的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D. 开放骨折感染 
  E. 复位不满意,对线差 
 
12.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症见“背曲肩随”说明病者
  A. 筋将惫 
  B. 肾将惫 
  C. 骨将惫 
  D. 府将坏 
  E. 肝将伤 
 
13. [单选题]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
  A. 白虎加苍术汤 
  B. 白虎汤 
  C. 白虎加参汤 
  D. 竹叶石膏汤 
  E. 白虎加桂枝汤 
 
14. [多选题]躯干骨包括( )
  A. 锁骨 
  B. 椎骨 
  C. 肋骨 
  D. 跗骨 
  E. 胸骨 
 
15. [单选题]妇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而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此证称
  A. 胞阻 
  B. 阴吹 
  C. 转胞 
  D. 陷经 
  E. 正喧 
 
16.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17. [多选题]乌梅丸主方含义包括( )
  A. 乌梅之酸抑蛔柔肝 
  B. 蜀椒、细辛之辛能伏蛔散寒通阳 
  C. 黄连、黄柏之苦可以下蛔泄热止呕 
  D. 乌梅丸组方有酸甘辛苦并投,刚柔并用的特点 
  E. 乌梅丸属寒热并用之剂 
 
18. [多选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首次描述的是
  A. 将髋关节脱位分前后脱位两类 
  B. 髋关节脱位 
  C. 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外复位法 
  D. 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 
  E. 颞颊关节脱位 
 
19. [单选题]在《伤寒论》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
  A. 表病误下,外证不解,气逆于肺 
  B.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C. 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 
  D. 外有风寒,内有郁热 
  E. 以上都不是 
 
20. [多选题]若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未改善,应考虑存在因素包括
  A. 代谢性酸中毒 
  B. 细菌感染 
  C. 潜在活动性出血 
  D. 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 
  E. 心肺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