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老年医学卫生副高历年真题下载(J5),更多老年医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有关补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条激活途径均有C3参与
B. 补体含量相对稳定,不因免疫接种而有所升高
C. 重症肝病患者血清补体含量降低
D. 对某些病毒具有溶解作用
E. 烧伤患者血清补体含量升高
2. [多选题]衰老机制中有代表性的学说理论包括
A. 程序衰老学说
B. 体细胞突变学说
C. 自由基学说
D. 免疫衰老学说
E. 神经内分泌学说
3. [单选题]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胸腔的是( )
A. 肝、胆、肾经
B. 脾、肝、肾经
C. 肾、膀胱、胃经
D. 脾、胃、肾经
E. 肝、脾、胃经
4. [单选题]胃溃疡的特点是
A. 发病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早
B. 好发于胃大弯
C. 基础胃酸大多较高
D. X线钡餐见位于胃腔轮廓内的龛影
E. X线钡餐见凸出于胃轮廓之外的龛影
5. [多选题]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
B. 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
C. 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
D. 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病有关
E. 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
6. [单选题]关于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叙述错误的是
A. 流感可导致老年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加重,是冬春季节导致慢性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B.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荐将接种灭活流感疫苗作为冠心病与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二级预防的内容之一
C. 有研究证实流感疫苗接种联合标准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D. 健康老人和有潜在疾病风险的老年人均能从流感疫苗中获益
E. 目前流感疫苗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接种水平很高,不受年龄和种族的影响
7. [单选题]肩关节最常发生的脱位是
A. 前下脱位
B. 前上脱位
C. 后下脱位
D. 侧方脱位
E. 后上脱位
8. [单选题]一般来说,人体对付外毒素并使之失去毒性的是
A. 相应的抗体
B. 相应的抗原
C. 效应B细胞
D. 效应T细胞
E. 肥大细胞
9. [单选题]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
A. 二至
B. 三至
C. 四至
D. 五至
E. 六至
10. [单选题]患者,男性,39岁。醉酒后于楼梯处摔伤1小时,腹痛、肉眼血尿入院。查体:BP100/60mmHg,P100次/分,面色苍白,下腹部广泛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B超示肝、脾正常,少量腹水。腹穿有淡红色液体。顺利留置尿管有少量血性尿液流出,色较淡。Hb120g/L。对于该患者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下尿路损伤为首选
A. CT
B. B超
C. 膀胱造影
D. 尿道造影
E. 膀胱镜检查
11. [单选题]1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损伤的最主要的机制是
A. 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
B. β细胞淀粉样变
C. 胰岛退行性变
D. 细胞增生
E. β细胞的葡萄糖受体缺乏
12. [单选题]男性,61岁,患有高血压,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尿蛋白(+)。选择最佳降压药物为
A. β受体阻滞剂
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 钙拮抗剂
D. α受体阻滞剂
E. 利尿剂
13. [单选题]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
A. 麻子仁丸
B. 增液承气汤
C. 五仁丸
D. 润肠丸
E. 增液汤
14.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A. 通调水道
B. 调畅气机
C. 助脾运化
D. 条达情志
E. 调节生殖功能
15. [单选题]关于单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表现的介绍,错误的是
A. 左心房增大
B. 二尖瓣钙化粘连
C. 前后叶舒张同向运动
D. 二尖瓣后叶“城垛样”改变
E. 左房内可有血栓
16.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 床头抬高15°~20°
B. 绝对卧床休息4~6周
C. 必要时可进行放脑脊液疗法
D. 颅内压增高时可行脱水降颅压治疗
E. 外科手术常用开颅血肿清除术
17. [单选题]直接发自腹主动脉的血管是
A. 胃右动脉
B. 肝固有动脉
C. 肾上腺上动脉
D. 肾上腺中动脉
E. 肾上腺下动脉
18. [单选题]颅内肿瘤的检查方法目前最好的是( )
A. CT检查
B. MRI检查
C. 头颅平片
D. 体层摄影
E. 以上都不是
19. [单选题]体温过低见于
A. 组织破坏
B. 恶性肿瘤
C. 无菌性炎症
D. 甲状腺功能减退
E. 内出血
20. [多选题]经络在阐述病理方面的作用是( )
A. 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 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C. 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D. 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E. 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