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职称晋升题库(O0),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职称晋升题库(O0),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上古天真论》“肾气平均,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见于
  A. 女子三七 
  B. 男子四八 
  C. 男子三八 
  D. 女子四七 
  E. 男子五八 
 
2. [单选题]虚热证的病理基础是
  A. 阴偏胜 
  B. 阳偏胜 
  C. 阴偏衰 
  D. 阳偏衰 
  E. 阴损及阳 
 
3. [单选题]具有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的特征的脉象是
  A. 促脉 
  B. 结脉 
  C. 代脉 
  D. 短脉 
  E. 动脉 
 
4.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妊娠2个月,因进食不慎,脘腹胀痛,恶心腹泻,舌苔白腻,脉滑。首选药物是
  A. 豆蔻 
  B. 砂仁 
  C. 苍术 
  D. 厚朴 
  E. 佩兰 
 
5. [单选题]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6. [单选题]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功效的药物是
  A. 吴茱萸 
  B. 代赭石 
  C. 白前 
  D. 旋覆花 
 
7. [多选题]下列哪些证候类型可属于中焦病候?( )
  A. 湿热困脾 
  B. 邪结肠腑 
  C. 邪在少阳 
  D. 热郁胸膈 
  E. 胃热亢盛 
 
8.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瘀血的脉症包括( )
  A. 胸部胀满 
  B. 但欲漱水不欲咽 
  C. 脉微大来迟 
  D. 腹部胀满 
  E. 唇萎舌青 
 
9. [单选题]正常成人脉搏为
  A. 50~100次/分 
  B. 60~100次/分 
  C. 70~100次/分 
  D. 70~110次/分 
  E. 50~110次/分 
 
10. [单选题]造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呕血 
  B. 咯血 
  C. 阴道出血 
  D. 颅内出血 
  E. 感染 
 
11. [多选题]君相火旺型遗精的治则是
  A. 清心安神 
  B. 清热利湿 
  C. 滋阴清热 
  D. 调补心脾 
  E. 固涩止遗 
 
12.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 取之热 
  B. 取之寒 
  C. 取之阳 
  D. 取之阴 
  E. 取之营 
 
13.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呼吸功能障碍的中心环节是
  A. 支气管黏膜水肿 
  B. 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 
  C. 小气道慢性炎症 
  D. 肺过度充气 
  E. 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14. [单选题]肉眼血尿是指
  A. 尿蛋白定量> 150mg/24h 
  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3/HP 
  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 
  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 
  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 5/HP 
 
15. [单选题]七情刺激,易导致脾气郁结的是
  A. 喜 
  B. 怒 
  C. 悲 
  D. 恐 
  E. 思 
 
16. [单选题]患者发热6日,曾使用过氯霉素治疗2天,疑似伤寒,为确诊应做的细菌培养是
  A. 大便培养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尿培养 
  E. 胆汁培养 
 
17.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平素便秘,心悸失眠,口干,舌红,脉细数。首选药物是
  A. 朱砂 
  B. 磁石 
  C. 远志 
  D. 酸枣仁 
  E. 柏子仁 
 
18. [单选题]女性,66岁,间断心悸、胸闷、乏力,2年来多次做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在50次/分以下,近三个月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未经心电图证实为何种心律失常,查体心率46次/分,律整,心界不大,考虑诊断为
  A. 窦性心动过缓 
  B. 窦性心动过速 
  C.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D. 非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9.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不是其原则的是
  A. 制止继续出血 
  B. 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 
  C. 祛除引起出血的病因 
  D. 预防复发 
  E. 中医针灸 
 
20. [单选题]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血热妄行证的首选方剂是
  A. 清营汤 
  B. 茜根散 
  C. 犀角地黄汤 
  D. 玉女煎 
  E. 清瘟败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