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妇女保健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4历年真题下载(O4),更多妇女保健(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因体质虚弱,或过于饥饿、情绪紧张及针刺手法过强等引起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搏微弱、不省人事的属针刺异常情况中的( )
  A. 滞针 
  B. 后遗感 
  C. 弯针 
  D. 晕针 
  E. 气胸 
 
2. [多选题]关于胎头颅骨,描述正确的有
  A. 由顶骨、额骨、颞骨各2块及枕骨1块构成 
  B. 由顶骨、颞骨各2块及额骨、枕骨各1块构成 
  C. 颅骨之间的缝隙称囟门 
  D. 大囟门呈菱形,位于胎头前部 
  E. 小囟门呈三角形,位于胎头后部 
 
3. [多选题]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
  A. 肾积水 
  B. 盆腔疼痛 
  C. 接触性出血 
  D. 阴道排液,并有臭味 
  E. 无症状 
 
4. [多选题]属于清热剂的是( )
  A. 白虎汤 
  B. 清营汤 
  C. 清热地黄汤 
  D. 龙胆泻肝汤 
  E. 五味消毒饮 
 
5. [多选题]医学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A. 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 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 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 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E. 相同的医学动机肯定由相同的医学效果引出的 
 
6. [单选题]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 [多选题]测定胎儿储备能力的试验为
  A. CST 
  B. OCT 
  C. NST 
  D. HPL 
  E. AFP 
 
8.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肾阳虚衰 
  B. 脾胃虚弱 
  C. 肝脾不和 
  D. 脾肾阳虚 
  E. 心肾不交 
 
9. [多选题]检查卵巢功能常用的方法有
  A.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B. 子宫内膜检查 
  C. 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D. 测基础体温 
  E. 宫颈刮片 
 
10. [多选题]联合国批准的“老龄问题国际活动计划”规定“老年型国家”是指
  A.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 
  B.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 
  C.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 
  D.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 
 
11. [单选题]"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
  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会聚之所 
 
1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A. 寒者热之 
  B. 热因热用 
  C. 寒因寒用 
  D. 塞因塞用 
  E. 通因通用 
 
13. [单选题]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善惊易恐,现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脉细。本病的治法为( )
  A.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C. 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D. 活血祛瘀安神 
  E.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14. [多选题]有关生殖器结核的诊断正确描写为
  A. 宫腔小无组织物刮出者,不能排除生殖器结核 
  B. 月经血培养阴性者,亦可排除诊断 
  C. 胸部透视未见肺内结核灶,不能排除生殖器结核 
  D. 血沉正常者不应诊断 
  E. 子宫内膜病理阴性者,可排除生殖器结核 
 
15. [单选题]任脉的终点是在( )
  A. 目内眦 
  B. 口唇 
  C. 目眶下 
  D. 胞宫 
  E. 会阴 
 
16. [单选题]以下脏腑组织中,不属于足厥阴肝经联络的是( )
  A. 胆 
  B. 肝 
  C. 肺 
  D. 脾 
  E. 横膈 
 
17.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A. 数脉 
  B. 紧脉 
  C. 结脉 
  D. 促脉 
  E. 代脉 
 
18. [单选题]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
  A. 有神 
  B. 少神 
  C. 失神 
  D. 假神 
  E. 回光返照 
 
19. [单选题]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肾虚 
  D. 脾虚 
  E. 血瘀 
 
20.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