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口腔正高职称相关专业考试试题(A1),更多口腔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口腔正高职称相关专业考试试题(A1),更多口腔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左、右心室同时肥大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有左心室肥大表现,但VsR/S<1电轴轻度右偏 
  B. 有左心室肥大表现,电轴不偏 
  C. 有右心室肥大表现,Rv5>2.5mV 
  D. 左、右胸导联有双侧心室肥大的特征 
  E. 有右心室肥大表现,电轴显著右偏 
 
2. [多选题]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其病理变化有( )
  A. 邪祛正未复 
  B. 正虚邪恋 
  C. 正胜邪退 
  D. 正邪转化 
  E. 邪盛正衰 
 
3.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4.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
  A. 人参 
  B. 白术 
  C. 炙甘草 
  D. 干姜 
  E. 茯苓 
 
5. [多选题]遗精病除药物治疗外,尚需注意以下调摄中的( )
  A. 节制房事 
  B. 戒除手淫 
  C. 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 
  D. 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 
  E. 少食辛辣 
 
6. [多选题]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 白斑 
  B. 白色水肿 
  C.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D. 红斑 
  E. 扁平苔藓 
 
7. [多选题]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A. 卡环过紧 
  B. 卡环进入倒凹区 
  C. 义齿基托进入倒凹区 
  D. 基牙牙冠过大 
  E. 金属附件进入倒凹区 
 
8. [多选题]以下关于金瓷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瓷层越厚越好 
  B. 镍铬合金基底冠较金合金强度好 
  C. 避免多次烧结 
  D. 体瓷要在真空中烧结 
  E. 上釉在空气中完成 
 
9. [单选题]关于足三里,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B. 可治下肢痿痹病 
  C. 是胃经的下荥穴 
  D. 有强身壮体作用 
  E. 可治疗乳痈、肠痈等外科病证 
 
10. [单选题]胁痛发病中的主要因素是( )
  A. 肝郁 
  B. 湿热 
  C. 血瘀 
  D. 肝阴不足 
  E. 肝阳上亢 
 
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的是( )
  A. 发汗 
  B. 滋阴 
  C. 养血 
  D. 益气 
  E. 扶阳 
 
12. [多选题]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是
  A. 镁离子 
  B. 氯 
  C. 胆固醇 
  D. 钙离子 
  E. 葡萄糖 
 
13. [多选题]患者,男性,60岁,全口义齿,戴用一周后出现咽喉疼痛,可能是由于
  A. 上颌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B. 下颌义齿基托远中舌侧边缘过长 
  C. 后牙区覆盖过大 
  D. 下颌后牙区组织面与基托不贴合 
  E. 上颌后缘封闭区过紧 
 
14. [多选题]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A.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B. 频率250~350/min 
  C. P波消失,f波代替 
  D. 心律绝对整齐 
  E.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min,若频率>300/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15. [多选题]下颌骨外侧的结构有
  A. 颏孔 
  B. 下颌孔 
  C. 颏结节 
  D. 颏嵴 
  E. 外斜线 
 
16. [多选题]根尖肉芽肿的上皮团或条索来源于
  A. Malassez上皮剩余 
  B. 经瘘道口长入的口腔上皮 
  C. 牙周袋袋壁上皮 
  D. 来自呼吸道上皮 
  E. 根尖囊肿 
 
17. [多选题]整复手术的原则包括
  A. 严格无菌操作 
  B. 常用钝性分离 
  C. 一般不可偏斜切开皮肤 
  D. 游离骨和脂肪不宜再植 
  E. 常用直线缝合 
 
18. [多选题]舌下腺囊肿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 口底黏液腺囊肿 
  B. 口底皮样囊肿 
  C. 颌下腺囊肿 
  D. 口底血管瘤 
  E. 颌下腺导管结石 
 
19. [多选题]上总义齿制作时,哪个部位需做缓冲处理
  A. 颊前庭 
  B. 上颌结节 
  C. 上颌硬区 
  D. 上唇系带 
  E. 颧突 
 
20. [多选题]津液的功能包括( )
  A. 滋润濡养作用 
  B. 化生血液 
  C. 化生肾精 
  D.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E. 排泄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