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理化检验技术(师)高效提分考试试题(AH8),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五种表述中,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 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
B. 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
C. 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
D. 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
E. 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
2. [单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汞为禁用原料,实验室测汞方法的检出浓度为0.0lμg/g,某化妆品的检验报告上的结果和结论如下,正确的报告结论是( )。
A. 结果:平均值0.001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B. 结果:平均值0.05μg/g。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范要求
C. 结果:平均值0.50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D. 结果:平均值未检出。结论:本化妆品不符合规范要求
E. 结果:平均值5.0μg/g。结论:本化妆品符合规范要求
3. [单选题]下列糖中,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
A. 葡萄糖
B. 蔗糖
C. 麦芽糖
D. 乳糖
E. 半乳糖
4. [单选题]化妆品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是( )。
A. 无火焰冷原子吸收法
B.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C.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D.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E. 气相色谱法
5. [单选题]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的是
A. 一氧化碳
B. 可吸入颗粒物
C. 二氧化碳
D. 苯
E. 甲醛
6. [单选题]铅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
A. 血铅
B. 尿铅
C. 尿镉
D. 血中血红蛋白
E.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7. [单选题]下列用作食品容器的涂料中,需要测定己内酰胺的是
A. 三聚氰胺涂料
B. 环氧酚醛涂料
C. 聚酰胺聚丙烯涂料
D. 环氧树脂涂料
E. 聚乙烯涂料
8. [单选题]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
A.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B.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C. 血中游离原卟啉测定
D. 血中锌卟啉测定
E. 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9.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
A. 《黄帝内经》
B.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
C.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D.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
E. 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10.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11.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哪一种属于芳香烃
A. 环烷烃
B. 苯
C. 环烯烃
D. 己烷
E. 乙醇
12. [单选题]苯、二甲苯(邻、间、对)和甲苯这几个苯系物,毒性最大的是
A. 甲苯
B. 邻二甲苯
C. 对二甲苯
D. 苯
E. 间二甲苯
13. [单选题]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时,对253.7nm波长有吸收能力的是
A. 一价的低汞原子
B. 二价的高汞原子
C. 汞原子
D. 汞分子
E. 以上都不是
14. [单选题]检测空气中氨的方法是( )。
A.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B. 盐酸恩波副品红分光光度法
C.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D.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E.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15. [单选题]为执行我国所颁布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一般规定采样时间不应大于
A. 5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E. 15min
16. [单选题]在食品检验中,用镉柱还原法或镉粉还原法所测定的物质是
A. 亚硝酸盐
B. 硝酸盐
C. 亚硝酸盐总量
D. 硝酸盐总量加亚硝酸盐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用亚甲蓝法测定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时,消除余氯干扰作用的方法是( )。
A. 1mg余氯加0.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B. 10mg余氯加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C. 1mg余氯加1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D. 1mg余氯加0.2ml1%亚硫酸氢钠溶液
E. 1mg余氯加1m10.1%亚硫酸氢钠溶液
18.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排列正确的是
A. 苯酚>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B. 硝基苯>苯酚>氯苯>甲苯>苯
C. 苯>甲苯>氯苯>苯酚>硝基苯
D. 氯苯>硝基苯>苯酚>甲苯>苯
E. 苯酚>氯苯>硝基苯>甲苯>苯
19. [单选题]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 )。
A. 加入柠檬酸铵掩蔽
B. 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
C. 加入氰化钾掩蔽
D. 加入盐酸羟胺保护
E. 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20. [单选题]双硫腙-氯仿溶液在pH 8.5~11.0提取铅时,加入哪种试剂可消除银的干扰
A. KCN
B. EDTA-2Na
C. 柠檬酸盐
D. 氟化物
E. 酒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