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变态反应副高高级职称2023冲刺密卷解释(AJ2),更多变态反应(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变态反应副高高级职称2023冲刺密卷解释(AJ2),更多变态反应(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
  A. M¢直接吞噬靶细胞 
  B. 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D. 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 
  E. 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 
 
2. [单选题]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3. [单选题]无血缘关系的同种器官移植,发生移植排斥反应,主要原因是
  A. 移植供血不足 
  B. MHC的高度多态性 
  C. 移植物被细菌污染 
  D. 受者免疫功能紊乱 
  E. 受者体内有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4. [单选题]遇一位异种血清过敏者应如何处理
  A. 停止注射 
  B. 用脱敏药后再注射 
  C. 少量多次注射 
  D. 一次性皮下注射 
  E. 与减敏药同时注射 
 
5. [单选题]Ⅳ型超敏反应可经过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 )
  A. 巨噬细胞 
  B. 致敏淋巴细胞 
  C. 血清Ig 
  D. 血清补体 
  E. 中心粒细胞 
 
6. [单选题]"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的经脉除胆经外还有( )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厥阴肝经 
 
7. [多选题]能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
  A. 破伤风抗毒素 
  B. 青霉素 
  C. 屋尘 
  D. 牛奶 
 
8. [单选题]"三妙散"可用于治疗( )
  A. 寒湿腰痛 
  B. 湿热腰痛 
  C. 瘀血腰痛 
  D. 肾虚腰痛 
  E. 肾虚夹寒湿腰痛 
 
9. [单选题]每次诊脉的时间应不少于( )
  A. 1分钟 
  B. 2~3分钟 
  C. 3~5分钟 
  D. 5分钟 
  E. 半分钟 
 
10. [单选题]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心、肝、肾 
  D. 心、肝、胆、脾、肾 
  E. 心、肺、脾、肾 
 
11. [单选题]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Th1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 IgE抗体大量产生 
  E. IC引起的补体活化 
 
12. [多选题]内伤发热的特点为( )
  A. 发热缓慢 
  B. 病程较长 
  C. 不恶寒或怯冷得衣则解 
  D. 发热时发时止或发有定时 
  E. 时伴有自汗或盗汗 
 
13. [单选题]中风阳闭,灌服可选用( )
  A.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B. 苏合香丸 
  C. 解语丹 
  D. 参附汤 
  E. 独参汤 
 
14. [单选题]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
  A. C1q,C1s 
  B. C3b,C4b 
  C. C3a,C2b 
  D. C2a,C5a 
  E. C3a,C5a 
 
15. [单选题]过敏原皮肤试验准备前,制备抗原的步骤错误的是
  A. 收集原料 
  B. 粉碎与匀浆 
  C. 脱脂与提取 
  D. 过滤与分离 
  E. 装载一起保存 
 
16. [单选题]急性荨麻疹伴有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
  A. 肌内注射苯海拉明或氯苯那敏 
  B.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C. 给予第二代抗组胺药 
  D. 静脉滴注钙剂或维生素C 
  E. 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17. [单选题]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
  A. 正气 
  B. 正气不足 
  C. 邪气 
  D. 邪气亢盛 
  E. 邪气损正 
 
18.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19. [多选题]属于温里剂的是( )
  A. 理中丸 
  B. 小建中汤 
  C. 四逆汤 
  D. 阳和汤 
  E. 当归四逆汤 
 
20. [单选题]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暑邪夹湿,气滞湿阻 
  B. 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 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E. 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