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关于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可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B. 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金属、关节置换)可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
C. 胆道手术且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
D. 心脏手术可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
E. 神经外科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
2. [多选题]可导致瘀血的发生的常见因素是( )
A. 气虚
B. 气滞
C. 血寒
D. 血热
E. 外伤
3. [多选题]结核病呼吸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是
A. 呼吸困难
B. 咳痰
C. 咯血
D. 午后低热
E. 乏力
4. [多选题]下列对药物经皮吸收影响的因素中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药物分子量和药物的熔点影响药物经皮吸收
B. 药物的水溶性越强,透皮吸收越好
C. 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经皮吸收将增加
D. 基质不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E. 皮肤的角质层厚度、水化及温度均可影响经皮吸收
数药物的皮肤吸收不产生明显的首过效应。
5. [多选题]完整的药历内容包括
A.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忠告
B. 药效表现和不良反应
C. 用药方案和经过
D. 用药指导
E. 各种实验室检查数据
6. [多选题]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
A. 慢性失血
B. 长期营养摄入不足
C. 需铁量增加
D. 铁元素吸收不良
E. 偏食
7. [多选题]用药结果的形式之一效用包括
A. 病人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
B. 治疗结果是否使病人感到舒适
C. 治疗结果是否提高了与健康相关生活的质量
D. 治疗是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E. 治疗是否降低了发病率
8. [多选题]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药物包括
A. 奎尼丁
B. 胺碘酮
C. 维拉帕米
D. 考来烯胺(消胆胺)
E. 新霉素
9. [多选题]我国药典对"熔点"测定规定如下
A. 记录初熔至全熔时温度
B. "初熔"系指出现明显液滴时温度
C.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D. 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E. 被测样品需研细干燥
10. [单选题]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
A. 脾虚湿盛
B. 寒湿中阻
C. 脾胃虚弱
D. 湿热内蕴
E. 黄疸
1.正确答案 :ACD
2.正确答案 :ABCDE
3.正确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结核病的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②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咳痰、咯血、胸痛。
4.正确答案 :ACE
解析: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系统(TDDS)的因素包括:药物性质、基质的性质、渗透促进剂的影响和皮肤因素的影响。药物性质的影响:①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为: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居中的药物,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溶解性最大。②药物的分子量。一般分子量M>3000不能通过皮肤角质层。③药物的熔点。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基质的性质:①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率为:乳剂型>动物油脂>羊毛脂>植物油>烃类。水溶性基质需视其与药物的亲和力而定,亲和力越大,越难释放,故吸收差。②基质的pH。若基质的pH值有利于分子态药物的比例增大,则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基质的pH小于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碱性药物的pKa时,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厚度、皮肤条件、皮肤的结合作用。①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细胞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发生膨胀和减低结构的致密程度,水合使药物的渗透变得更容易。角质层含水量达50%以上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5~10倍,水合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吸收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②角质层的厚度: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顺序为:足底和手掌>腹部>前臂>背部>前额>耳后和阴囊。不同药物的渗透可能有部位选择性,东莨菪碱TDDS的用药最佳部位在耳后,乙酰水杨酸对皮肤渗透性大小的顺序是前额>耳后>腹部>臂部,可乐定TDDS在达稳态后渗透性大小是胸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硝酸甘油这类渗透性很强的药物在人体许多部位的渗透性差异并不大。角质层厚度的差异也与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有关。③皮肤条件:角质层受损时其屏障功能也相应受破坏,湿疹、溃疡或烧伤等创面上的渗透有数倍至数十倍的增加。氢化可的松在正常皮肤的渗透量仅为给药量的1%~2%,而除去角质层后,渗透量增加至78%~90%。用有机溶剂对皮肤预处理亦有类似效果,可能是因角质层中类脂的溶解或被提取后形成渗透通路。随着皮肤温度的升高,药物的渗透速度也升高。④皮肤的结合与代谢作用:结合作用是指药物与皮肤蛋白质或脂质等的结合,结合作用延长药物渗透的时滞,也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贮库,药物与组织结合力愈强,其时滞和贮库的维持也愈长,如二醋酸比氟拉松用药后22天仍可从角质层中测出药物。药物可在皮肤内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水解、结合和还原作用等,但是皮肤内酶含量很低,且TDDS的面积很小,故酶代谢对多
5.正确答案 :ABCDE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IDA为多因素发病,主要包括:①需铁量增加:如妊娠期或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迅速;②铁丢失增加:慢性失血比急性失血更常见,如溃疡病、痔疮、月经过多、鼻出血、结直肠息肉或肿瘤、钩虫病、肠道血管畸形等慢性失血性疾病;③铁摄入不足:如偏食;④铁吸收或利用减少: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长期服用抑酸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如浓茶等含鞣酸食物),小肠疾病(如克罗恩病、肠结核)。
7.正确答案 :ABC
8.正确答案 :ABCDE
9.正确答案 :ABCDE
10.正确答案 :A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ndy2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