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 )。
A. 《素问》
B. 《小儿药证直决》
C. 《伤寒杂病论》
D. 《黄帝内经》
2. [单选题]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 )。
A. 《神农本草经》
B. 《难经》
C. 《黄帝内经》
D. 《中藏经》
3. [单选题]肺主要生理功能是( )。
A. 司呼吸
B. 主纳气
C. 主血脉
D. 主疏泄
4. [单选题]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气海、足三里
B. 关元、中脘
C. 神阙、中脘
D. 关元、足三里
5. [单选题]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 )。
A. 沉脉
B. 浮脉
C. 数脉
D. 迟脉
6.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A. 六腑
B. 经络
C. 五脏
D. 奇恒之腑
7. [单选题]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角弓反张等,体现了( )这一特点。
A. 风性主动
B. 风为百病之长
C.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D. 风性善行而数变
8.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的相生关系( )。
A. 肾水滋肝木
B. 肾阳温脾土
C. 肝木养心火
D. 脾土助肺金
9. [单选题]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 寒与热
B. 邪与正
C. 上与下
D. 动与静
10.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A. 小青龙汤
B. 苓桂术甘汤
C. 定喘汤
D. 止嗽散
1.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伤寒杂病论》。
2.正确答案 :C
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3.正确答案 :A
解析:肺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与肃降;③通调水道;④肺朝百脉、主治节。肝主疏泻、肾主纳气、心主血脉。
4.正确答案 :D
解析:关元穴为小肠经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心与小肠相表里,足三里为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加此二穴可共同起到振奋心阳的作用。
5.正确答案 :A
解析:沉脉的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
6.正确答案 :C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首先,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许多执行不同机能的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人这个整体。此外,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和形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是形体的产物,但对形体也可发生反向作用。
7.正确答案 :A
解析: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伤人致病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邪风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8.正确答案 :B
解析: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用五行相生理论解释为:①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②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③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④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⑤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9.正确答案 :B
解析: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都是基本的阴阳概念。虽然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出阴阳,但就邪与正而青,是不符合阴阳属性的基本要求的,所以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
10.正确答案 :A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pmk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