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烧伤外科正高真题正确答案(U1),更多烧伤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A. 寒者热之 
  B. 热因热用 
  C. 寒因寒用 
  D. 塞因塞用 
  E. 通因通用 
 
2. [多选题]在成人烧伤面积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 )
  A. 头面颈各为3% 
  B. 两手臂为6% 
  C. 躯干加会阴27% 
  D. 双臀部5% 
  E. 两大腿、两小腿、两足为41% 
 
3. [多选题]钙离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激活酯酶及ATP 
  B. 是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 
  C. 参与肌肉收缩及神经传导 
  D. 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E. 维持心肌的兴奋性及其传导性 
 
4.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A. 外感寒热之邪 
  B. 内伤饮食情志 
  C. 病后体虚 
  D. 阴阳亏虚 
  E. 气血不足 
 
5. [单选题]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主症不包括( )
  A. 带下过少,甚至全无 
  B. 烘热汗出,烦热胸闷 
  C.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D. 小便黄,大便干结 
  E. 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6. [单选题]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
  A. 身痛逐瘀汤 
  B. 补中益气汤 
  C. 血府逐瘀汤 
  D. 膈下逐瘀汤 
  E. 少腹逐瘀汤 
 
7. [多选题]有关烧伤休克,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指标
  A. 烦躁 
  B. 恶心,呕吐 
  C. 寒战 
  D. 血液稀释 
  E. 血乳酸增高 
 
8. [多选题]有关大面积烧伤早期输液,哪项是不恰当的
  A. 每个伤员对补液量的需求不同 
  B. 补液量应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给予 
  C. 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量仅供参考 
  D. 无须定时进行尿量的检测 
  E. 常规应用碱性药物 
 
9.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
  A. 水罐 
  B. 抽气罐 
  C. 火罐 
  D. 竹罐 
  E. 陶瓷罐 
 
10. [多选题]运动实验的适应证包括
  A. 评估冠心病病人的心脏负荷能力 
  B. 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病人进行鉴别诊断 
  C. 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效果 
  D. 观察是否有电解质紊乱 
  E. 观察洋地黄中毒的程度 
 
11. [多选题]望舌质时应注意观察( )
  A. 舌色 
  B. 舌形 
  C. 舌态 
  D. 舌下络脉 
  E. 苔色 
 
12. [多选题]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 P波增宽,时限>0.11s 
  B. P波的时限<0.11s 
  C. V1Ptf>0.08mm/s 
  D. P波切迹间距<0.04s 
  E. P波出现双峰,切迹明显,峰距>0.04s 
 
13. [多选题]遗精病除药物治疗外,尚需注意以下调摄中的( )
  A. 节制房事 
  B. 戒除手淫 
  C. 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 
  D. 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 
  E. 少食辛辣 
 
14. [多选题]严重烧伤时,哪项措施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A. 快速补充血容量 
  B. 应用碱性药物 
  C. 应用利尿药 
  D. 应用酸性药物 
  E. 补钾 
 
15. [多选题]临床病原体检测时,有关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有
  A. 标本采集不当是检查发生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B. 为检出厌氧菌,尿液标本宜取中段尿 
  C. 尿液标本可在冰箱内放置48h 
  D. 尿液标本一般取中段尿 
  E. 使用抗生素12h,可以不考虑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6. [多选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
  A. 解释生理现象 
  B. 解释病理传变 
  C. 指导诊断疾病 
  D.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E. 指导临床治疗 
 
17. [多选题]对功能性低血糖描述,正确的是
  A. 服糖后血糖峰值在正常范围内 
  B. 空腹血糖正常 
  C. 服糖后2~3h可发生低血糖 
  D. 空腹血糖低于正常 
  E. 尿糖出现阳性 
 
1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实喘与虚喘的鉴别要点的是( )
  A. 病情缓急 
  B. 呼吸节律 
  C. 治疗脏腑 
  D. 脉象 
  E. 呼吸频率 
 
19. [多选题]尿液NAG增高见于
  A. 缺血性肾小管坏死 
  B. 间质性肾炎 
  C. 肾移植排异反应 
  D. 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E. 肾病综合征 
 
20. [多选题]腕背侧肿胀见于
  A. 类风湿关节炎 
  B. 腕肌腱腱鞘炎 
  C. 腱鞘囊肿 
  D. 腕软组织损伤 
  E. 下尺桡关节半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