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正高)冲刺密卷讲解(Q0),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正高)冲刺密卷讲解(Q0),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可引起低钙血症的是
  A. 小肠吸收不良 
  B. 骨软化症 
  C. 维生素D缺乏 
  D. 肾功能不全 
  E. 分泌类PTH多肽物质的肾恶性肿瘤 
 
2. [多选题]高脂血症主要临床表现可有
  A. 引起冠心病 
  B.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C. 引起脑血管病 
  D. 引起黄色瘤 
  E. 引起周围血管病 
 
3. [单选题]恶露量多,色红,质稠,有臭味,面色潮红,身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宜选用( )
  A. 生化汤 
  B. 丹栀逍遥散 
  C. 五味消毒饮 
  D. 清经散 
  E. 保阴煎 
 
4. [单选题]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
  A. 为阳邪,其性炎热 
  B. 为阳邪,其性开泄 
  C. 为阳邪,伤津耗气 
  D. 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E. 为阳邪,其性炎上 
 
5. [多选题]下列有关肥胖并发症的正确说法是( )
  A. 高血压、冠心病 
  B. 溃疡性结肠炎 
  C. 骨关节炎 
  D. 食管癌、结肠癌 
  E. 特发性颅内高压 
 
6. [单选题]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
  A.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 
  B. 肾阴不足,虚火旺盛 
  C.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 
  D.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E.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7. [多选题]下列类型水肿属中医"阳水"范围的有( )
  A. 肾阳衰微 
  B. 风水泛滥 
  C. 水湿浸渍 
  D. 脾阳不振 
  E. 湿热壅盛 
 
8. [单选题]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 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 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 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 寒邪入里,直中三阴 
 
9. [单选题]肾气丸的主治是( )
  A. 肾阴不足 
  B. 肾阳不足 
  C. 脾阳不足 
  D. 肝阴不足 
  E. 肝阳亢盛 
 
10. [单选题]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 丹参 
  B. 艾叶 
  C. 半夏 
  D. 川芎 
  E. 郁金 
 
11. [单选题]积滞的病因主要是( )
  A. 脾运失健 
  B. 脾气虚弱 
  C. 脾胃虚寒 
  D. 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E. 湿邪困脾,运化失司 
 
12.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A. 消风散 
  B. 大秦艽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13. [多选题]MEN1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散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鉴别点包括
  A. 前者较后者发病年龄早,且没有性别差异 
  B. 两者的甲状旁腺病理学不同 
  C. 两者甲状旁腺手术后的结局不同 
  D. 前者几乎不会进展为甲状旁腺癌 
  E. 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 
 
14. [单选题]现有的经穴数目为( )
  A. 360个 
  B. 361个 
  C. 362个 
  D. 364个 
  E. 365个 
 
15. [多选题]发生水过多的机制是由于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B. 肾排水障碍 
  C. 医源性抗利尿激素应用过多 
  D. 抗利尿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多 
  E. 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16. [多选题]下面可出现泌乳、月经紊乱的有
  A. 催乳素瘤 
  B.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C. 单纯性甲状腺肿 
  D. 垂体性侏儒症 
  E. 肢端肥大症 
 
17. [多选题]对于药物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和溢乳
  A.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B. 氯丙嗪 
  C. 雌激素 
  D. 甲基多巴 
  E. 组胺 
 
18.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气血两虚型眩晕还应具有的症状有( )
  A. 腰膝酸软 
  B. 面色苍白 
  C. 气短懒言 
  D. 急躁易怒 
  E. 神疲纳减 
 
19.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A. 补中益气丸 
  B. 理中丸 
  C. 左归丸 
  D. 金匮肾气丸 
  E. 六味地黄丸 
 
20. [单选题]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 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 为阳邪,性炎上 
  D. 为阳邪,多夹湿致病 
  E. 为阳邪,性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