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药医学职称副高冲刺密卷详细解析(Q0),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药医学职称副高冲刺密卷详细解析(Q0),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醋炙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组是
  A. 甘遂、芫花 
  B. 乳香、没药 
  C. 京大戟、淫羊藿 
  D. 杜仲、巴戟天 
  E. 甘草、麻黄 
 
2. [单选题]中药味连的原植物是
  A. 黄连 
  B. 云南黄连 
  C. 峨眉黄连 
  D. 马尾黄连 
  E. 三角叶黄连 
 
3. [单选题]毒性中药饮片的包装应增印毒性药品警示标记,标记为"毒"字样,圆形,底色为( )色,毒字为( )。
  A. 黑  白 
  B. 白  黑 
  C. 白  黄 
  D. 绿  白 
  E. 黑  黑 
 
4. [单选题]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需要乙醇做防腐剂的浓度是
  A. 20%~30% 
  B. 25%~35% 
  C. 20%~35% 
  D. 20%~25% 
  E. 25%~30% 
 
5.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
  A.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的过程 
  B.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的过程 
  C.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控制的过程 
  D.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E. 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6. [单选题]能固精、缩尿、止泻,平喘的药物是
  A. 白果 
  B. 菟丝子 
  C. 沉香 
  D. 补骨脂 
  E. 龙骨 
 
7. [多选题]下列病证中,宜先治其标的是( )
  A. 抽搐 
  B. 大出血不止者 
  C. 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D. 食积所致泄泻者 
  E. 尿闭 
 
8. [单选题]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按需购药 
  B. 加速周转 
  C. 按价选购 
  D. 择优选购 
  E. 减少库存 
 
9. [单选题]鹿茸的用法用量是( )。
  A. 研细末服,1~3g/d 
  B. 煎服,15~30g/d 
  C. 研细末服,0.1~0.3g/d 
  D. 煎服,0.3~1g/d 
  E. 入汤剂先煎,10~15g/d 
 
10. [多选题]祛风湿药中有毒的药物是( )
  A. 川乌 
  B. 蕲蛇 
  C. 雷公藤 
  D. 独活 
  E. 五加皮 
 
11.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法定报告主体是
  A.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B.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C. 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使用药品的消费者 
  D. 使用药品的消费者 
  E. 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 
 
12. [单选题]中药人员卫生技术初级职称是
  A. 主管中药师 
  B. 中药师 
  C. 副主任中药师 
  D. 主任中药师 
 
13. [多选题]当归所含成分是:
  A. 藁本内酯 
  B. 正丁烯基炔内酯 
  C. 阿魏酸 
  D. 糖类 
  E. 氨基酸 
 
14. [单选题]既能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
  A. 牛黄 
  B. 地龙 
  C. 代赭石 
  D. 牡蛎 
  E. 珍珠母 
 
15. [单选题]占吨氢醇反应是作用于强心苷哪一部分的显色反应
  A. 甾体母核 
  B. 环戊烷骈多氢菲 
  C.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D. 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E. α-去氧糖 
 
16. [单选题]与芳香化湿药健胃祛风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为
  A. 抑制胃液分泌 
  B. 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C. 降血压 
  D. 镇痛 
  E. 抗菌 
 
17. [单选题]以下关于粉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不变 
  B. 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变 
  C. 较难粉碎的叶脉、纤维可挑去不粉碎 
  D. 粉碎过程中应减少细粉飞扬 
  E. 粉碎过程中应防止异物掺入 
 
18. [单选题]对湿热不稳定、剂量小的药物,宜用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片剂
  A. 湿法制粒压片法 
  B. 空白颗粒压片法 
  C. 粉末直接压片法 
  D. 喷雾转动制粒压片法 
  E. 流化喷雾制粒压片法 
 
19. [单选题]中药的毒性的含义是
  A. 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 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 常规剂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D. 中药的偏性 
  E. 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 
 
20. [多选题]属沉降药性的功效有( )
  A. 镇惊安神 
  B. 利水渗湿 
  C. 止咳平喘 
  D. 泻下通便 
  E. 祛风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