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麻醉学正高医学高级职称在线题库下载(W9),更多麻醉(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
A. 呼吸抑制
B. 便秘
C. 耐受和成瘾
D. 可能引起痛觉过敏
E. 恶心
2. [多选题]下列各项补液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对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10ml/kg
B. 微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1~17ml/kg
C. 大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35ml/kg
D. 当室温在29%以上,宜增加补液500ml
E. 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用2~3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
3. [多选题]除心血管效应外,钙通道阻滞剂还有下列哪些作用
A.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C. 促进血小板聚集
D. 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液黏度
E. 较大量能抑制多种内分泌功能
4. [多选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有
A. 全麻药的神经毒性
B. 术中脑灌注不足
C. 术中脑高灌注
D. 术后睡眠障碍
E. 术中氧中毒
5. [多选题]鼻黏膜嗅区位于
A. 鼻中隔上部
B. 上鼻甲
C. 中鼻甲
D. 下鼻甲
E. 鼻中隔中、下部
6. [多选题]关于口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前壁是唇
B. 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C. 顶为腭
D. 侧壁是颊
E. 底为舌
7. [多选题]老年人对高二氧化碳和低氧的通气反应均降低,表现为
A. 潮气量增加不足
B. 通气频率维持原水平
C. 潮气量明显增加
D. 通气频率增加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下列哪些危险是嗜铬细胞瘤病人在术中最易发生 ( )
A. 低血压危象
B. 高血压危象
C. 心律失常
D. 呼吸抑制
E. 肾衰竭
9. [多选题]小肠移植的麻醉监护要点
A. 手术时间较长、失血较多
B. 须常规五项麻醉参数监测
C. 中心静脉压、出入量监测
D. 凝血功能监测、血气监测
E. 必要时肺动脉导管或食管超声监测
10. [多选题]急性肺水肿的治疗计划有
A. 吸氧、纠正缺氧
B. 减少静脉回流
C. 使用利尿剂
D. 镇静镇痛,如吗啡
E. 血管舒张剂、强心剂、解痉剂
11. [多选题]有关血液PCO的测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测定PCO有平衡法和直接法两种方法
B. 平衡法的原理是通过测定pH来求PCO
C. 直接法是用PCO电极来测定PCO
D. PCO电极是一个由稀释的碳酸氢溶液所包绕的pH玻璃电极
E. 只要操作准确,两种方法所测得的PCO值基本一致
12. [多选题]关于喉罩气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2号喉罩气道适用于3~6个月的小儿
B. 能用高压蒸气消毒
C. 能够有效防止误吸和反流
D. 应用喉罩施正压通气的压力应尽可能在2kPa以下,否则容易发生漏气
E. 1号喉罩气道的注气量为5~8ml
13. [多选题]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麻醉药物包括( )。
A. 异氟烷
B. 七氟烷
C. 芬太尼
D. 丙泊酚
E. 吗啡
14. [多选题]关于MRI检查和麻醉,正确的说法包括
A. MRI检查对人体健康有明显影响
B. 实行麻醉的目的在于保证安静不动
C. 禁止任何含铁成分或铁磁性物质接近扫描机
D. 尤应注意麻醉的呼吸管理
E. 磁共振是MRI的旧称
15. [多选题]血液稀释可导致单位血容量携氧效能下降,但机体通过下列哪些代偿机制使组织不至于发生缺氧 ( )
A. 血液粘度降低
B.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C. 心排血量增加
D. 血液的物理溶解氧量增加
E. 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降低
16. [多选题]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流动力学变化 ( )
A. 二尖瓣反流的程度可影响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
B. 轻度关闭不全,可通过生理代偿保持CO不变
C. 中度关闭不全,反流分数>60%,可出现充血性心衰
D. 重度关闭不全,可出现全心衰
E. 各种程度均造成左房平均压显著升高
17. [多选题]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正确的是 ( )
A. 移到空气新鲜通风处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C. 注意保暖
D. 加压吸氧
E. 防止脑水肿
18. [多选题]下述哪些可降低麻醉作用 ( )
A. 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加
B. 使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增加
C. 使兴奋性突触前膜去极化
D. 使抑制性突触前膜去极化
E. 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19. [单选题]在肾的下述生理功能中,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
A. 主水
B. 藏精
C. 纳气
D.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E. 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0. [多选题]凝血弹性图和Sonoclot凝血功能分析仪作为2种全血凝血分析仪,能够分析出部分凝血成分的功能,这些凝血成分是
A. 凝血因子
B. 纤维蛋白原
C. 血小板
D. 纤溶亢进
E.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