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包括
A.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B.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趋势
C. 分析抗菌药物市场占有率
D.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
E. 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旋
2.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不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 )。
A. 克林霉素
B. 氟康唑
C. 硝苯地平
D. 阿昔洛韦
E. 异烟肼
3. [单选题]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搏骤停,应选用的心肺复苏药物是
A. 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普萘洛尔
E. 氯化钙
4. [单选题]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A. 舌苔的有无
B. 舌苔的润燥
C. 舌苔的厚薄
D. 舌苔的颜色
E. 舌苔的腐腻
5. [单选题]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6. [单选题]在应用下列的药物中可以出现黄视、绿视的是
A. 地高辛
B. 奎尼丁
C. 利多卡因
D. 维拉帕米
E. 卡托普利
7. [单选题]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对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调查评估的主体是
A. 药品生产企业
B. 药品经营企业
C. 医疗机构
D. 医疗检验机构
E. 药物研究机构
8. [单选题]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
A. 散瞳,升高眼压,视远物模糊
B. 散瞳,升高眼压,视近物模糊
C. 散瞳,降低眼压,视近物模糊
D. 散瞳,降低眼压,视远物模糊
E. 散瞳,升高眼压,视近物清楚
9.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 )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
D. 手、足少阴经
E. 手、足少阳经
10. [单选题]解救氰化物中毒时常与亚甲蓝交替使用的是( )。
A. 二巯基丙醇
B. 二巯基丁二钠
C. 依地酸钙钠
D. 硫代硫酸钠
E. 青霉胺
11. [多选题]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
A. 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B. 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C.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D. 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双通道(肝肾)排泄的药物
E. 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必要时进行TDM,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12. [单选题]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是( )
A. 归脾汤
B. 酸枣仁汤
C. 炙甘草汤
D. 朱砂安神丸
E. 生脉散
13. [多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使用丙硫氧嘧啶的目的是
A. 使症状明显减轻,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
B. 防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C. 使甲状腺组织退化,腺体缩小
D. 使甲状腺组织血管减少
E. 使甲状腺腺体变硬
14. [单选题]需要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儿应避免选用( )。
A. 泼尼松
B. 甲泼尼松
C. 地塞米松
D. 可的松
E. 氢化可的松
15. [多选题]药品说明书中,表示失效期的英文词语有
A. expriryDate
B. duration
C. useBefore
D. additional warnings
E. once a week
16. [单选题]关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引起代谢性、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不良反应
B. 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肾毒性
C. 停用环孢素,不会增加发生急性排斥的风险
D. 用霉酚酸酯等没有肾毒性的药物来实现避免使用CNIs或将CNIs剂量最小化或停药
E.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属于此类药物
17. [多选题]眩晕病常见的证型有( )
A. 肝阳上亢
B. 心火上炎
C. 痰浊中阻
D. 气血两虚
E. 肾精不足
18. [多选题]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
A. 高热
B. 昏迷
C. 咽喉肿痛
D. 中暑
E. 泄泻
19. [单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病机为( )
A. 脾失生化,气血不足
B. 脾气虚弱,冲任不固
C. 脾虚气弱,清阳不升
D. 脾运失职,湿注下焦
E. 脾气虚弱,中阳不振
20. [多选题]关于药物经肾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的过程
B.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被动转运的过程
C.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D.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的pH
E. 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易于排出
1.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2.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的药物”。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氨苄西林、利福平、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等亦可使ALT活力上升。常见可致ALT活力上升的其他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多粘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尤其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日出现肝肿大、黄疸、AST或ALT升高等胆汁淤积表现。其中依托红霉素对肝脏的损害比红霉素大,主要表现为AST或ALT升高。②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致血清AST一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可见AST或ALT升高,个别人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酮康唑偶可发生肝毒性,表现为乏力、黄疸、深色尿、粪色白、疲乏、AST及ALT一过性升高,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③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④血脂调节药,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可观察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正确答案 :B
解析: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搏骤停时的心脏复苏故选B
4.正确答案 :D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A
解析:在使用地高辛过程中,可以出现中枢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头痛、失眠、疲倦和谵妄以及视觉障碍,如黄视、绿视,并且视觉异常可作为停药的指征。
7.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与评估。
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药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主体是药品生产企业。
8.正确答案 :B
解析:阿托品阻断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瞳孔括约肌松弛,而使瞳孔开大肌功能占优势,扩瞳;阻断睫状肌上的M受体,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体变平,折光度减低,适于看远物,视近物模糊不清。
9.正确答案 :A
10.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氰化物中毒的解救”。解救氰化物中毒时亚甲蓝应与硫代硫酸钠交替使用,大剂量时可出现全身发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原则。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包括:①明确诊断,合理选药;②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③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④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双通道(肝肾)排泄的药物;⑤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必要时进行TDM,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12.正确答案 :C
13.正确答案 :AB
解析: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所介导的酪氨酸碘化及偶联,使氧化碘不能结合到甲状腺球蛋白上, 使症状明显减轻,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防止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故选AB
14.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小儿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原则”。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小儿长期使用需十分慎重,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可的松等短效或泼尼松等中效制剂,避免使用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长效制剂。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5.正确答案 :ABC
解析:英文的失效期标示法有:expiry date、Exp date、duration date、expiration date、expiring、use before等,大多数国家用英文Expdate表示失效期;有效期有:storage life、stedility、validity等。如:use before Dec.97表示该品应该在1997年12月之前使用。
16.正确答案 :C
解析:环孢素对细胞免疫和胸腺依赖性抗原的体液免疫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应用于移植排异反应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该药抑制抗原刺激所引起的T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抑制IL-1和抗凋亡蛋白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环孢素与环孢素受体(cyclophilin)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对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去磷酸化的催化作用,并抑制NFAT进入细胞核,而阻止其诱导的基因转录。故选择C。
17.正确答案 :ACDE
18.正确答案 :ABCD
19.正确答案 :B
20.正确答案 :ACD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故选AC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5zp0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