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修复主治2024真题案例分析题解析(V5),更多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一组牙不需要替换
  A. 中切牙 
  B. 侧切牙 
  C. 尖牙 
  D. 前磨牙 
  E. 磨牙 
 
2. [单选题]基底细胞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曾称基底细胞上皮瘤 
  B. 基底细胞癌是不常见的肿瘤 
  C. 好发于颌面部皮肤 
  D. 组织上可分为诸多亚型 
  E. 几乎不发生转移 
 
3. [单选题]延伸卡环适用于 ( )
  A. 前牙缺失的病例 
  B. 肯氏一类和二类的病例 
  C. 咬合紧的病例 
  D. 松动基牙或牙冠外形差的基牙 
  E. 磨耗牙 
 
4. [单选题]牙冠缺损至龈下,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的长度,经龈切除术后能暴露出缺损面者,最适合的修复方法为
  A. 铸造全冠修复 
  B. 桩核冠修复 
  C. 锤造全冠修复 
  D. 嵌体修复 
  E. 3/4冠修复 
 
5. [单选题]藻酸盐印膜材料与胶结剂的反应极为迅速,需加入缓凝剂延缓反应进行。常用的缓凝剂不包括
  A. 碳酸钠 
  B. 磷酸钠 
  C. 草酸盐 
  D. 磷酸三钠 
  E. 氧化锌 
 
6. [单选题]颌凸角越大,说明
  A. 上颌相对突度越小 
  B. 上颌相对下颌后缩 
  C. 上颌相对突度越大 
  D. 下颌相对突度越大 
  E. 下颌相对突度越小 
 
7.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牙体缺损的临床表现
  A. 牙折 
  B. 磨损 
  C. 隐裂 
  D. 酸蚀症 
  E. 牙釉质发育不全 
 
8. [单选题]上颌前牙唇、舌切面观,其髓腔最宽处是在
  A. 颈缘附近 
  B. 切1/3 
  C. 牙根中部 
  D. 牙冠中部 
  E. 牙根中1/3部 
 
9. [单选题]在牙体组织的反应中哪项反应与矫治力无关
  A. 牙骨质的吸收与牙槽骨相比,其吸收范围小、程度轻 
  B. 牙根尖进行性吸收 
  C. 牙根特发性吸收 
  D. 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 
  E. 矫治力过大则可发生牙髓炎 
 
10. [单选题]表面麻醉时,最常选用的麻醉药是
  A. 布比卡因 
  B. 普鲁卡因 
  C. 利多卡因 
  D. 丁卡因 
  E. 卡波卡因 
 
11. [单选题]回力卡环适用于 ( )
  A. 孤立牙 
  B. 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 
  C. 后牙游离缺失 
  D. 上颌第一磨牙缺失 
  E. 前后牙均有缺失的情况 
 
12. [单选题]下列关于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 )
  A. 从审美角度考虑,一般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二前磨牙区选用金属烤瓷和金属树脂圆锥套筒冠固位体 
  B. 以前牙、前磨牙作为基牙较为理想 
  C. 固位体之间越分散越好,有利于平面固位 
  D. 基牙牙槽骨吸收明显,乃至达3/5,仍可选用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 
  E. 磨牙的基牙牙冠高度较低时,应选用金属外冠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 
 
13.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牙髓退行性变
  A. 纤维性变 
  B. 脂肪性变 
  C. 牙内吸收 
  D. 牙髓钙化 
  E. 牙外吸收 
 
14. [单选题]下颌骨骨折在拔牙过程中发生较少,若发生,一般多见于
  A. 下颌尖牙 
  B. 下颌前磨牙 
  C. 下颌第一磨牙 
  D. 下颌第二磨牙 
  E.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15. [单选题]拔牙过程中损伤舌神经的临床症状是
  A. 舌运动障碍,伸舌偏损伤侧 
  B. 舌运动障碍,伸舌偏对侧 
  C. 拔牙侧舌尖麻木 
  D. 拔牙对侧舌尖麻木 
  E. 舌尖两侧均感麻木 
 
16. [单选题]下列属混合性神经的是
  A. 眼神经 
  B. 上颌神经 
  C. 颊神经 
  D. 下颌神经 
  E. 舌神经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功能
  A. 润滑作用 
  B. 软化食物 
  C. 语言功能 
  D. 消化作用 
  E. 抗菌作用 
 
18. [单选题]下列不适于作颞下颌关节造影的是
  A. 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 
  B. 颞下颌关节有骨质改变及明显的间隙改变 
  C. 开闭口过程中有连续摩擦音 
  D. 发现有关节弹响、绞锁 
  E. 关节内占位性病变 
 
19. [单选题]关于腭小凹的描述,准确的是
  A. 位于软硬腭交界处 
  B. 位于腭中缝上 
  C. 是口内黏液腺导管的开口 
  D. 义齿基托的后缘应止于此 
  E. 数目多为1~2个 
 
20. [单选题]形成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下部的软骨来自于( )
  A. 第一鳃弓 
  B. 第一鳃沟 
  C. 第二鳃弓 
  D. 第二鳃沟 
  E. 第三鳃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