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血液病卫生副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A2),更多血液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血液病卫生副高模拟考试试题免费下载(A2),更多血液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A. 通调水道 
  B. 调畅气机 
  C. 助脾运化 
  D. 条达情志 
  E. 调节生殖功能 
 
2. [多选题]SLE患者体内增高的Ig类型有
  A. IgM 
  B. IgG 
  C. IgE 
  D. IgA 
  E. 以上都不对 
 
3. [单选题]浆细胞病的临床特征是
  A. 贫血 
  B. 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C. 高钙血症 
  D. 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或重链片段 
  E. 自发性骨折 
 
4. [单选题]任脉的终点是在( )
  A. 目内眦 
  B. 口唇 
  C. 目眶下 
  D. 胞宫 
  E. 会阴 
 
5. [多选题]脾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
  A.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月无效 
  B. 任何年龄 
  C. 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D.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E. 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天 
 
6. [单选题]寸口位于( )
  A. 头侧太阳穴 
  B. 腹股沟动脉处 
  C. 手腕掌后桡动脉处 
  D. 颈部人迎处 
  E. 足背趺阳脉处 
 
7. [多选题]白细胞淤滞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A. 颅内出血 
  B. 反应迟钝 
  C. 语言不清 
  D. 呼吸困难 
  E. 低氧血症 
 
8. [多选题]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
  A. 抗红细胞球蛋白 
  B. 盐皮质激素 
  C. 糖皮质激素 
  D.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E. 环孢素 
 
9. [单选题]关于急性ITP,下列正确的是
  A. 多见于成人 
  B. 多见于女性 
  C. 骨髓幼稚巨核细胞增加 
  D. 大多数患者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型 
  E. 血小板寿命正常 
 
10. [单选题]多无巨大脾的疾病是
  A.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骨髓纤维化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特征的是( )
  A. 腹大如鼓 
  B. 四肢枯黄 
  C. 皮色苍黄 
  D. 胁下或腹部痞块 
  E. 下肢水肿 
 
12. [多选题]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
  A. 张仲景 
  B. 朱震亨 
  C. 李杲 
  D. 张从正 
  E. 刘完素 
 
13.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易并发肝静脉闭塞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 )
  A. 女高于男 
  B. 年龄>15岁 
  C. 移植前有肝炎史,肝功能异常 
  D. 第2次移植 
  E. 以上均是 
 
14.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肿瘤复发可应用哪些治疗手段 ( )
  A. 二次骨髓移植 
  B. 异基因外周血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C. 白介素-2 
  D. 化疗 
  E. 以上均是 
 
15. [多选题]尿胆原阳性的疾病有
  A. 胆管肿瘤 
  B. 顽固性便秘 
  C. 胆石症 
  D. 溶血性贫血 
  E. 肝硬化 
 
16.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阴邪,易阻气机 
  B. 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 
  C. 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症状 
  D. 其性黏滞,病难速愈 
  E. 其性凝滞,引起疼痛 
 
17. [单选题]男性,55岁,4个月来乏力、头晕,血红蛋白8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4800mg/L。 既往体健;诊断最可能是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慢性炎症引起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8. [多选题]急性白血病的特点是
  A. 病情发展迅速 
  B. 自然病程仅几年 
  C. 自然病程仅几个月 
  D. 多为原始细胞及早幼细胞 
  E. 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 
 
19. [单选题]急性再障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 ( )
  A. 雄激素 
  B. 免疫抑制剂 
  C. H1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D. 糖皮质激素 
  E. 中医中药 
 
20. [单选题]血管受损后所释放的某些因子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血管受损后基底胶原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B. 表达并释放因子Ⅷ,导致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粘附和聚集。 
  C. 表达并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D. 释放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E. 表达并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启动蛋白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