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用设备使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宝典CT医师真题题库(C7),更多CT医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有关像素和体素的不准确的概念是
A. 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
B. 像素是按矩阵排列的基本成像单位
C. 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D. 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高
E. CT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2. [单选题]关于淋巴结转移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
B. 淋巴结转移可单发或多发
C. 胃癌、胰腺癌及肾癌常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
D. 淋巴结肿大常大于1.5cm
E. MRI可以明确判断肿大淋巴结的组织学改变
3. [单选题]膀胱CT扫描的主要目的是:( )
A. 早期诊断
B. 显示肿瘤突入腔内的情况
C.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D. 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E. 显示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
4. [单选题]关于脊髓蛛网膜炎,下列影像学检查方法最佳的是:( )
A. X线平片
B. CT平扫
C. 增强CT
D. CTA
E. CT脊髓造影
5. [单选题]关于胆管结石的CT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 出现靶征或新月征
C. 扩张的胆总管逐渐变细中断,未见肿块
D. 胆管结石只含有胆固醇成分
E. 同时可以有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
6. [单选题]CT显示"五个血管断面"见于胸部哪个层面:( )
A. 气管分叉层面
B. 胸廓入口上层面
C. 胸廓入口层面
D. 主动脉弓上层面
E. 主动脉弓层面
7. [单选题]中年女性,突发右腰部及右下腹部剧痛,伴恶心,超声显示右肾轻度积水,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右侧输尿管肿瘤
B. 阑尾炎
C. 右侧输尿管结石
D. 右侧附件炎
E. 膀胱结石、膀胱炎
8. [单选题]颞颌关节CT平扫检查,患者需要做的准备是
A. 大量饮水
B. 去除耳部金属饰物
C. 碘过敏试验
D. 禁食
E. 屏气训练
9.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无肺血减少表现?( )
A. 法洛四联症
B. 三尖瓣闭锁
C. 房间隔缺损
D. 永存动脉干
E. 大血管转位
10. [单选题]眼直肌增粗,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 肢端肥大症
B. 眼眶蜂窝织炎
C. 突眼性甲状腺肿
D. 结节病
E. 炎性假瘤
11. [单选题]准直后穿过人体的X线经探测器转换所得到的数据,称之为:( )
A. 显示数据
B. 重建数据
C. 原始数据
D. 数模转换数据
E. 图像存储数据
12.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脑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B. 硬膜与颅骨内板之间的间隙称硬膜外腔
C. 脑膜中动脉走行于硬膜内外层之间
D. 硬膜内层向内折叠形成大脑镰、小脑幕
E. 软脑膜伸入沟裂
13. [单选题]过敏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 )。
A. 乙状结肠黏膜皱襞破坏
B. 乙状结肠不规则狭窄
C. 肠袋加深,排钡后见线样征
D. 局部结肠不规则挛缩及多发性小龛影
E. 乙状结肠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14.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糖尿病患者使用对比剂副作用高于正常人
B. 对比剂可造成一过性低血钙
C. 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
D.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
E. 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15. [单选题]腰椎椎管前后径CT测量值的正常范围是:( )
A. 25~30mm
B. 15~25mm
C. 12~15mm
D. 10~12mm
E. 8~10mm
16. [单选题]常用CT影像后处理的方法是
A. 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骨算法重建
B. 表面阴影显示,骨算法重建,曲面重组
C. 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表面阴影显示
D. 最大密度投影,双相增强CT扫描,表面阴影显示
E. 表面阴影显示,骨算法重建,曲面重组
17. [单选题]十二指肠溃疡在哪个部位最多见?( )
A. 水平部
B. 球后部
C. 降部
D. 球部
E. 小弯侧
18. [单选题]怀疑股骨头无菌坏死,CT检查不易显示:( )
A. 小囊性变
B. 骨质疏松
C. 小裂纹骨折
D. 小梁密度增高
E. 关节面软骨破坏
19. [单选题]对CT增强扫描原理和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对比剂使病变组织的密度、形态、大小、显示更为突出
B. 当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时,图像对比增加
C. 不同的病变性质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
D.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对比剂吸收数量和分布不同
E. 增强扫描主要是增加组织间的天然对比
20. [单选题]常规耳颞骨CT扫描使用:( )
A. 轴位,基底线为上眶耳线,层厚1~1.5mm
B. 轴位,基底线为下眶耳线,层厚1~1.5mm
C. 轴位,基底线为上眶耳线,层厚10~15mm
D. 矢状位,层厚2~4.5mm
E. 冠状位,层厚10~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