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儿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E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23   [手机版]    

中医儿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E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儿科学(中级)全真考试试题(E4),更多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功用为“攻下热结,益气养血”的方剂是

A. 温脾汤
B. 黄龙汤
C. 济川煎
D. 十枣汤
E. 麻子仁丸


2. [单选题]水痘毒热重证的首选方剂是:

A. 黄连解毒汤
B. 清胃解毒汤
C. 五味消毒饮
D. 银翘散
E. 三黄泻心汤


3. [单选题]舌肿胀而青紫晦暗者,是由于

A. 气血壅滞,将要发斑
B. 心脾有热
C. 湿热痰饮上溢
D. 中毒
E. 热毒炽盛,深入血分


4. [单选题]胎怯的基本治疗法则是

A. 补肾培元
B. 健脾益气
C. 补肝强筋
D. 补气养血
E. 温运脾阳


5.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肾"指的是

A. 肾阳虚
B. 肾阴虚
C. 肾气虚
D. 肾不藏精
E. 肾不主水


6. [单选题]肉桂入煎剂、研末冲服时的剂量分别是

A. 0.1~0.3g、0.5~1g
B. 1~2g、0.1~1g
C. 1~4.5g、1~2g
D. 5~15g、3~6g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A. 是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
B. 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 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E. 是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


8.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 苏合香
B. 麝香
C. 牛黄
D. 远志
E. 皂荚


9. [单选题]下列各项,治疗"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的最佳方剂是

A. 当归补血汤
B. 仙方活命饮
C. 麻黄汤
D. 四物汤
E. 四君子汤


10. [单选题]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A.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B. 告知做腰穿的必要性,嘱病人配合
C. 告知做腰穿时应注意的事项
D. 因诊断需要,先动员,后手术
E. 动员家属做病人思想工作


11. [单选题]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A. 祛风除湿
B. 芳香化湿
C. 清热燥湿
D. 利水渗湿
E. 活血通络


12. [单选题]具有镇惊安神、利尿通淋功效的药物是

A. 朱砂
B. 琥珀
C. 龙骨
D. 柏子仁
E. 远志


13.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暖肝煎的组成药物

A. 枸杞子
B. 沉香
C. 小茴香
D. 茯苓
E. 炮附子


14.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是卫生法中刑事责任特征的是

A. 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B. 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
C. 只能由犯罪行为人承担
D. 具有不可转移性
E. 只能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定程序予以追究


15. [单选题]小儿尿频病因较多,其中最多见的是

A. 湿热
B. 风热
C. 脾虚
D. 肾虚
E. 肺虚


16. [单选题]用治食积气滞,湿热互阻,下痢里急后重者,宜选下列何组药物最佳

A. 黄连、黄柏
B. 柴胡、枳壳
C. 木香、槟榔
D. 香附、薤白
E. 苦参、青皮


17. [单选题]孙思邈医德思想中不包含的提法是

A. 人命至重,有贵干金
B. 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C.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D.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E. 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18.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心身疾病的预防从个人角度来说应遵循的原则

A. 培养健全的人格
B. 锻炼应对能力,调节情绪
C. 储备社会支持力量
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 锻炼良好的体格


19. [单选题]为西方医学道德奠基的代表作是

A. 《日内瓦宣言》
B. 《希波克拉底誓言》
C. 《迈蒙尼提斯祷文》
D. 《医德十二箴》
E. 《医德守则》


20. [单选题]三黄二香散中二香是指( )

A. 香附、木香
B. 香附、乳香
C. 乳香、木香
D. 乳香、藿香
E. 乳香、没药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73edzj.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医学主治历年考试真题集锦(E4) 蕴阻中焦最佳选方( )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养阴活血 通阳化气利水 养阴清热,软坚散结 逐水清热,软坚散结# 逐水清热,噫气不除者# 心下痞硬,肠鸣下利者 心下痞硬,指生殖之精。精气,精气学说与中医整体观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