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考试宝典2024护理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试题冲刺练习(E2),更多护理学(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有关医嘱正确的论述是 ( )
  A. 医嘱由护士撰写 
  B. 护士在执行中须检查核对 
  C. 由护士执行 
  D. 医嘱单在填写、执行中必须严肃认真 
  E. 是护士完成治疗计划查核的依据 
 
2. [多选题]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的并发症有
  A. 高血压脑病 
  B. 严重循环充血 
  C. 心力衰竭 
  D. 血栓形成 
  E. 急性肾衰竭 
 
3. [多选题]家庭诊视准备工作包括
  A. 访视对象的选择 
  B. 确定访视的目的 
  C. 准备访视用品 
  D. 联络被访家庭 
  E. 安排访视路线 
 
4. [多选题]符合淤胆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A. 尿胆红素增加 
  B. 间接胆红素减少 
  C.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D. 直接胆红素升高 
  E. 尿胆原明显减少 
 
5. [多选题]骨折牵引时,预防过度牵引的措施是( )。
  A. 尽可能减轻牵引重量 
  B. 患肢功能锻炼 
  C. 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D. 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E. 定时放松牵引装置 
 
6.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见体征
  A. 巨脾 
  B. 黄疸 
  C. 胸骨压痛 
  D. 面色苍白 
  E. 皮肤紫癜 
 
7. [多选题]洗手指征
  A. 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B.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脱手套后 
  E. 手污染后可能污染外环境时 
 
8. [多选题]慢性肾炎病人近日因水肿加重入院,现静脉输液为保持体液平衡,应注意观察
  A. 体重 
  B. 腹围 
  C. 尿量 
  D. 胸围 
  E. 血压 
 
9. [多选题]在治疗休克时,应用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是
  A. 解除小动脉和小静脉痉挛 
  B. 关闭动-静脉短路 
  C. 增加组织灌流量 
  D. 增加回心血量 
  E. 升血压 
 
10. [多选题]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
  A. 哺乳时应抱起,以防呛咳 
  B. 雾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C. 喘憋较重时镇静平卧 
  D. 输液时要控制液量和速度 
  E.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 
 
11. [多选题]以下哪项是因为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的
  A. 腹水 
  B. 脾肿大 
  C. 蜘蛛痣 
  D. 皮下出血 
  E. 血小板减少 
 
12. [多选题]婴儿期的保健重点是
  A. 指导合理喂养 
  B. 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C. 早期教育 
  D.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E.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3. [多选题]下面有关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叙述正确的有( )。
  A. 多呈慢性过程 
  B.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C. 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 
  D. 多有病情发作与缓解交替 
  E. 同一疾病而其表现大致相同 
 
14. [多选题]肿瘤的内源性因素包括
  A. 物理性 
  B. 遗传 
  C. 内分泌 
  D. 免疫 
  E. 种族 
 
15. [多选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护理措施包括
  A. 活动肢体 
  B. 予以保护性隔离 
  C. 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 
  D. 合理喂养 
  E. 发现感染及早治疗 
 
16. [多选题]根据护士的职责和服务对象的特点,护士应具备以下哪些职业能力 ( )
  A. 机智灵活地完成护理操作的能力 
  B. 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C. 良好的自控能力 
  D. 勇于实践,善于动手的能力 
  E. 正确表达和书写的能力 
 
17. [多选题]菌群失调分为
  A. 原位菌群失调 
  B. 一度失调(可逆性失调) 
  C. 二度失调 
  D. 三度失调(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E. 移位菌群失调 
 
18. [多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包括
  A. 肝脾肿大 
  B. 网织红细胞减少 
  C. 骨髓增生活跃 
  D. 全血细胞减少 
  E. 进行性贫血,伴出血和感染 
 
19. [多选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表现特点是( )
  A. 黄疸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 
  B. 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L 
  C. 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256.5μmol/L 
  D.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E. 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μmol/L 
 
20. [多选题]护患关系的特点是
  A. 工作关系 
  B. 信任关系 
  C. 主动-被动关系 
  D. 社交关系 
  E. 治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