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口腔技士卫生初级实战模拟考试试题(J8),更多口腔医学技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不包括
A. 口腔黏膜
B. 唾液、龈沟液
C. 免疫活性细胞
D. 细胞、细胞因子及补体
E. 口腔正常菌丛
2. [单选题]关于牙槽骨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骨组织是高度特异性的结缔组织,其胞外基质钙化,化学成分:60%为矿化物质,32%为蛋白质,8%为水分
B. 有机基质中90%为Ⅰ型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在细胞控制下,骨的有机基质由钙和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沉淀
C. 牙槽骨的密质骨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形成同心圆状层板骨,胶原原纤维在相邻的层板之间平行排列
D. 牙槽骨是高度的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为活跃的部分
E. 从胚胎发育的角度看,颌骨属于扁骨,是膜内化骨,经过软骨钙化形成
3. [单选题]印模材料是用来制取口腔软硬组织的
A. 凸模
B. 凹模
C. 阳模
D. 阴模
E. 模型
4. [单选题]前牙PFM冠牙本质瓷堆塑完成后,邻面回切的厚度至少是
A. 1.5mm
B. 1.2mm
C. 1.0mm
D. 0.8mm
E. 0.5mm
5. [单选题]医技伦理学( )
A. 是一门研究医技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科学
B. 以医技道德为研究对象
C. 是社会科学与伦理道德相互作用的产物
D. 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临床诊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E. 是研究医技人员之间关系的科学
6. [单选题]患者,女,42岁,因腮腺疾病,需做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下列解剖标志中,哪项是在进行治疗时,需找到的解剖标志
A. 上唇系带
B. 腮腺导管口
C. 磨牙后垫
D. 下唇系带
E. 颊系带
7. [单选题]根据热力学原理,单体沸点与下列周围环境中哪项因素有密切关系
A. 湿度
B. 光线
C. 压强
D. 以上都是
E. 温度
8. [单选题]铸道针的放置部位是
A. 铸道针应置于蜡型最厚处
B. 三面嵌体的铸道针应安放在蜡型的中央
C. 铸道针应置于颊面
D. 铸道针应置于蜡型最薄处
E. 铸道针应置于切缘处
9. [单选题]热凝牙托粉的均聚粉的平均分子量为
A. 8万~14万
B. 15万~20万
C. 20万~30万
D. 30万~40万
E. 40万~50万
10. [单选题]从牙体的纵剖面可见牙体由3层硬组织及一层软组织组成,下列哪一项不是牙的组成部分
A. 牙釉质
B. 牙骨质
C. 牙本质
D. 牙周膜
E. 牙髓
11. [单选题]中熔合金铸造若采用汽油吹管火焰,其最热点位于
A. 还原带
B. 未完全燃烧带
C. 未完全燃烧带与燃烧带之间
D. 燃烧带
E. 氧化带
12. [单选题]与基托的连接方式属于化学性连接的人工牙为
A. 塑料牙
B. 全金属牙
C. 全瓷牙
D. 金属烤瓷牙
E. 以上都是
13. [单选题]以下不是金属全冠的优点的是
A. 固位力强
B. 便于恢复符合生理要求的咬合、邻接关系
C. 便于恢复轴面良好的外形
D. 金属颜色美观
E. ,龈边缘和牙体组织更为密合
14.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分类中的Kennedy分类法,其第2类是指
A. 义齿鞍基在两侧,且鞍基前后都有基牙
B. 单侧游离缺牙
C. 双侧游离缺牙
D. 义齿鞍基一侧,且鞍基前后都有基牙
E. 前部缺牙,基牙在缺隙的远中
15. [单选题]混装法包埋的部位有
A. 人工牙唇颊面及支架
B. 模型
C. 人工牙
D. 模型和支架
E. 支架
16. [单选题]某技术员在涂布不透明瓷层时,不透明糊剂过厚并快速预热,最易导致
A. 不透明层瓷裂纹
B. 牙体层瓷裂纹
C. 牙体层瓷气泡
D. 不透明层瓷气泡
E. 颜色不良
17. [单选题]以下因素与牙周病关系不大的是
A. 银汞合金充填体有悬突
B. 牙齿排列不齐
C. 喜甜食
D. 冠修复体不良
E. 大量牙石
18. [单选题]去蜡之前通常将型盒在开水中浸泡,时间为
A. 5~10min
B. 10~15min
C. 15~20min
D. 20~25min
E. 25~30min
19. [单选题]男,72岁,戴全口义齿3年,因牙槽嵴萎缩,全口义齿需重衬,进行全口义齿重衬时,选择的印模技术应是
A. 半张口印模技术
B. 开口式印模技术
C. 一次印模技术
D. 黏膜静止式印模技术
E. 闭口式印模技术
20. [单选题]下列有关釉质表面处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一般采用30%~50%磷酸水溶液预处理釉质
B. 酸处理后釉质表面的羟基和氨基呈定向排列而使其表面呈极性
C. 只有涉及釉柱中心的溶解才会使釉质表面变粗糙
D. 釉质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表面能,增强湿润效果
E. 釉质表面与粘结剂树脂突结合是釉质与粘结剂之间的最主要的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