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易错易混考试试题(J9),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易错易混考试试题(J9),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治疗积聚肝气郁结证,应首选
  A. 失笑散 
  B. 五磨饮子 
  C. 六磨汤 
  D. 木香顺气散 
  E. 大承气汤 
 
2.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寒滞胃肠证临床表现的是( )
  A. 面白或青 
  B. 恶心呕吐 
  C. 泛吐苦水 
  D. 肢冷不温 
  E. 口淡不渴 
 
3. [单选题]下列各项,可见间歇热的是
  A. 急性肾盂肾炎 
  B. 肺炎 
  C. 风温热 
  D. 渗出性胸膜炎 
  E. 霍奇金病 
 
4. [单选题]既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又能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药物是
  A. 山药 
  B. 白术 
  C. 黄芪 
  D. 甘草 
  E. 党参 
 
5. [单选题]肺称"华盖",是因为
  A. 易受邪侵 
  B. 不耐寒侵 
  C. 不耐热侵 
  D. 不耐燥湿 
  E. 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 
 
6.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已婚。近几个月来带下量多,黏稠,色黄,有臭气,胸闷心烦,纳少便溏,舌淡红苔黄略腻,脉细滑。其治法是
  A. 清热利湿止带 
  B. 健脾利湿止带 
  C. 健脾益气止带 
  D. 清热解毒止带 
  E. 补肾健脾止带 
 
7. [单选题]吴某,女,20岁。1周前始出现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其诊断是( )
  A. 冷秘 
  B. 热秘 
  C. 阴虚秘 
  D. 阳虚秘 
  E. 气秘 
 
8. [单选题]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应选用的最佳配伍是( )
  A. 藿香、佩兰 
  B. 砂仁、豆蔻 
  C. 郁金、明矾 
  D. 郁金、菖蒲 
  E. 牛黄、地龙 
 
9. [单选题]患儿,3岁。病毒性心肌炎病史4个月,乏力,憋气,心悸不宁,活动后症状加重,手足心热,舌光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沙参麦冬汤 
  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C. 独参汤 
  D. 炙甘草汤合生脉散 
  E. 百合固金汤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
  A. 呕吐 
  B. 感染 
  C. 胰岛素治疗中断 
  D. 创伤 
  E. 妊娠 
 
11. [单选题]以上选项中,属于阿是穴特性的是( )
  A. 以痛为腧 
  B. 是经验效穴 
  C. 主治病证较多 
  D. 归属于十四经脉 
  E. 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12. [单选题]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其脉是( )
  A. 促脉 
  B. 数脉 
  C. 结脉 
  D. 代脉 
  E. 弦脉 
 
13. [单选题]珍珠母的功效是
  A.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 
  B. 既能化痰软坚,又能平肝潜阳 
  C. 既能软坚散结,又能利水 
  D. 既能软坚散结,又能补阴潜阳 
  E. 既能软坚散结,又能活血止痛 
 
14. [单选题]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 生活接触 
  B. 食物传播 
  C. 苍蝇媒介 
  D. 水型传播 
  E. 带菌动物传播 
 
15. [单选题]具有化湿解暑功效的化湿药物是( )
  A. 苍术 
  B. 佩兰 
  C. 豆蔻 
  D. 砂仁 
  E. 草豆蔻 
 
16. [单选题]诊断早期肝硬化须依据
  A. 临床症状 
  B. 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 
  C. 蛋白电泳 
  D. 生化改变 
  E. 免疫学检查 
 
17. [单选题]麻杏甘石汤证的病因是( )
  A. 外感风寒,兼有里热 
  B.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C. 风热壅实,表里俱实 
  D. 表邪内陷.表里俱热 
  E. 风寒束表,湿热蕴伏 
 
18. [单选题]王某,24岁。患慢性淋病,小便不畅,短涩,淋漓不尽,腰酸腿软,疲劳易发,食少纳差,白带增多,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弱。其证候是
  A. 湿热毒蕴 
  B. 正虚毒恋 
  C. 毒邪流窜 
  D. 热毒入络 
  E. 脾虚湿蕴 
 
19. [单选题]升药的功效是
  A. 杀虫止痒 
  B. 生肌敛疮 
  C. 拔毒化腐 
  D. 清热解毒 
  E. 消瘀散结 
 
20. [单选题]患者肠道失固,症见久泻久痢者,诊其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乌梅丸 
  B. 芍药汤 
  C. 温脾汤 
  D. 阳和汤 
  E. 痛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