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妇产科学中级专业在线题库实战练习(P9),更多妇产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梅毒,下列哪项是恰当的
A. 早期梅毒指孕期半年内的梅毒
B. 梅毒螺旋体的抵抗力较强
C. 早期梅毒指一期梅毒
D. 三期梅毒的传染性最强
E. 查血清反应素有诊断价值
2. [单选题]羊水栓塞的抢救原则不包括
A. 抗循环衰竭
B. 抗呼吸衰竭
C. 纠正DIC及继发纤溶
D. 抗过敏治疗
E. 加强宫缩
3. [单选题]下面哪项不是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A. 孕妇饮食摄入过多而活动过少
B. 双亲身材高大
C. 过期妊娠
D.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E. 糖尿病
4. [单选题]出现宫缩乏力,行人工破膜加速产程进展适用于
A. 臀位,宫口开大3cm以上
B. 横位,宫口开大3cm以上
C. 头先露,已衔接,宫口开大4cm以上
D. 头盆不称
E. 以上均不适用
5. [单选题]我国规定老年期开始于
A. 55岁以后
B. 60岁以后
C. 70岁以后
D. 65岁以后
E. 75岁以后
6. [单选题]初产妇,宫颈扩张期平均为
A. 4~6小时
B. 5~10小时
C. 11~12小时
D. 12~14小时
E. 14~16小时
7. [单选题]无性生活史的患者适合下列哪种检查方法
A. 阴道窥器检查
B. 双合诊
C. 三合诊
D. 直肠一腹部诊
E. 阴道B超
8. [单选题]下列对于骨产道异常,哪项恰当
A. 骨产道异常指骨盆形态异常
B. 骨产道异常指骨盆径线过长或过短
C. 骨产道异常指骨盆径线过短或骨盆形态异常
D. 骨产道异常只有在分娩时才能发现和处理
E. 骨产道异常主要影响产妇,对胎儿无危害
9. [单选题]月经规律妇女常用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
A. 自末次月经干净之日
B. 自末次月经开始之日
C. 初觉胎动的时间
D. 早孕反应开始的时间
E. 孕早期妇科检查时子宫大小
10. [单选题]孕妇分娩出院后社区医院进行第一次产后访视是在
A. 产妇出院3日内
B. 产妇出院一周内
C. 产后14日
D. 产后28日
E. 产后42日
11. [单选题]女,38岁。因卵巢肿物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左卵巢肿物25cm×20cm×15cm,肿物完整,肿瘤剖面可见多房,囊腔1~5cm不等,部分囊壁较厚,囊内壁可见细小乳头,质软。镜下见囊壁内衬高柱状上皮约为3层,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象<1个/高倍镜,未见明显间质浸润,亦未见其他部位转移。可能的诊断为
A. 浆液性囊腺瘤
B. 黏液性囊腺瘤
C.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癌Ⅰa期
D.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癌Ⅰa期
E. 黏液性囊腺癌Ⅰa期
12. [单选题]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测定催乳激素(PRL)可协助诊断
A. 疑为子宫内膜癌
B. 疑为上皮性卵巢癌
C. 疑为垂体肿瘤
D. 疑为乳腺癌
E. 疑为输卵管癌
13. [单选题]妊娠合并肝炎的产科处理原则,哪项不恰当
A. 妊娠>12周,治疗无效考虑终止妊娠
B. 妊娠<12周,应行人工流产术
C. 重型肝炎临产后应积极治疗尽可能阴道分娩
D. 分娩时积极做好输血准备
E. 产时常规使用对肝脏损害性小的抗生素
14. [单选题]骨盆测量的时间
A. 妊娠20周
B. 妊娠27周
C. 妊娠28~30周
D. 妊娠36周
E. 临产后
15. [单选题]关于骨盆测量,下列哪项是错的
A. 骨盆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时,表增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
B. 骶胚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C. 髂棘间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D. 根据髂棘间径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E. 测量坐骨结节间径,若其间能容纳入人手拳,则大于8.5cm
16. [单选题]负压吸引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
A. 子宫穿孔
B. 漏吸
C. 误吸
D. 组织残留
E. 感染
17. [单选题]胎心监护提示胎儿缺氧的表现是出现
A. 加速
B. 早期减速
C. 轻度变异减速
D. 晚期减速
E. NST反应型
18. [单选题]妊娠8~10周时容易发生不全流产,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胎盘已异形
B. 绒毛发育不成熟未紧密种植在子宫蜕膜
C. 绒毛与蜕膜层联系牢固
D. 孕激素分泌过多
E. 母体因素
19. [单选题]临产后子宫收缩力错误的是
A.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扩展至整个子宫
B. 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
C. 宫缩时宫体平滑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后肌纤维松弛恢复原长度
D. 有使宫口逐渐开大、胎先露部逐渐下降的作用
E. 宫缩达高峰时,宫体隆起变硬
20. [单选题]产妇,足月临产,产程进展顺利,宫口开全时,突然出现较频发的早期减速,羊水清。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慢性胎儿窘迫
B. 急性胎儿窘迫
C. 脐带受压
D. 脐带脱垂
E. 胎头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