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免费考试试题下载(G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免费考试试题下载(G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_正高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POCT仪广泛应用于
  A. 糖尿病病人监控 
  B.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C. 发热病人 
  D. ICU 
  E. 毒品检测 
 
2. [多选题]OPTICCA血气分析仪检测时,报警样品检测不到的原因有
  A. 样品没放好 
  B. 样品凝固 
  C. 卡片过期 
  D. 样品中有气泡 
  E. 气体压力低 
 
3. [多选题]血琼脂上的溶血可分为
  A. α溶血 
  B. β溶血 
  C. γ溶血 
  D. δ溶血 
  E. 双环溶血 
 
4. [多选题]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中,诊断技术评估通常包括
  A. 技术性能 
  B. 诊断性能 
  C. 临床效应 
  D. 诊断标准 
  E. 经济效益 
 
5. [多选题]白细胞分析仪中VCS法是指
  A. V-容量 
  B. C-细胞 
  C. S-光散射 
  D. V-电导 
  E. C-电导 
 
6. [多选题]细胞黏附分子的功能有
  A. 参与细胞识别 
  B. 参与细胞活化和信号 
  C. 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参与细胞的伸展与移动 
  E. 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7. [多选题]PCR技术每一个循环均包含以下哪些环节
  A. 酶切 
  B. 变性 
  C. 退火 
  D. 延伸 
  E. 连接 
 
8. [多选题]红细胞内浓度与血清比率正确的是
  A. 乳酸脱氢酶.160:1 
  B. AST40:1 
  C. 钾23:1 
  D. ALT6.7:1 
  E. 葡萄糖0.82:1 
 
9. [多选题]电泳对支持物的一般要求为
  A. 不溶于溶液,不导电 
  B. 吸液量多而稳定 
  C. 不带电荷,有电渗 
  D. 不吸附蛋白质等其它电泳物质,热传导度大 
  E. 特结构均一而稳定,分离后的成份易析出 
 
10. [多选题]TLA的基本组成包括
  A. 标本运输系统 
  B. 标本前处理系统 
  C. 自动化分析仪 
  D. 分析后处理输出系统 
  E.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11. [多选题]流式细胞仪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可分
  A. 一般流式细胞仪 
  B. 高级流式细胞仪 
  C. 特殊流式细胞仪 
  D. 狭缝扫描流式细胞仪 
  E. 零点流式细胞仪 
 
12. [多选题]不影响双磁路磁珠法进行凝血测试的因素是
  A. 凝血激活剂 
  B. 纤维蛋白的量 
  C. 溶血 
  D. 黄疸 
  E. 高血脂症 
 
13. [多选题]简POCT的主要特点包括
  A. 检验结果标准化 
  B. 实验仪器综合化 
  C. 实验仪器小型化 
  D. 结果报告即时化 
  E. 操作方法简单化 
 
14. [多选题]下列系统哪些属于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
  A. BioArgos系统 
  B. BacT/Alert系统 
  C. Bactec9000系列 
  D. Vital系统 
  E. ESP系统 
 
15. [多选题]正常尿,沉渣镜检可见(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细胞管型 
  D. 透明管型 
  E. 结晶 
 
16. [多选题]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可有黏液血便 
  B. 急性阿米巴痢疾全身症状轻、多不发热 
  C. 急性阿米巴痢疾大便镜检可见病原体 
  D. 急性菌痢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大多正常 
  E. 两者均可转为慢性或带菌者 
 
17. [多选题]为提高临床检验项目的诊断效率,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
  A. 选择患病率低的人群 
  B. 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C. 采用并联试验 
  D. 采用串联试验 
  E. 增加样本数量 
 
18. [多选题]POCT仪的主要技术包括
  A. 多层涂膜,干化学法测定,技术 
  B. 免疫金标记技术 
  C. 免疫荧光技术 
  D. 生物传感器技术 
  E. 生物芯片技术 
 
19. [多选题]电泳的辅助设备有
  A. 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B. 伏时积分器 
  C. 凝胶烘干器 
  D. 分析检测装置 
  E. 电泳槽 
 
20. [多选题]吞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
  A. 吞噬、杀伤和消除病原微生物 
  B. 分泌细胞因子 
  C. 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D. 抗肿瘤作用 
  E. 形成体表化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