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豆蔻有止呕作用,善治
A. 胃热呕吐
B. 胃寒湿阻呕吐
C. 胃虚呕吐
D. 妊娠呕吐
E. 外感呕吐
2. [单选题]珍珠的鉴别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或浅蓝色
B. 半透明,具特有的彩色光泽
C. 质地坚硬,断面可见辐射状纹理,粉性
D. 无臭,味淡
E. 磨片可见"珍珠结构环"及"珍珠虹光环"
3.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实行
A.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B. 逐级、快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C. 逐级报告制度,不能越级报告
D. 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进行快速报告
E. 随机报告制度
4. [单选题]既可利水渗湿,又能泄热的药物是
A. 滑石
B. 泽泻
C. 木通
D. 香加皮
E. 冬瓜皮
5. [单选题]中药升降浮沉的作用是
A. 性质
B. 趋向
C. 部位
D. 功能
E. 性味
6.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截疟的药物是
A. 槟榔
B. 大腹皮
C. 苦楝皮
D. 南瓜子
E. 川楝子
7. [单选题]药材牡丹皮所含的丹皮酚具有
A. 镇痛、解痉、抑菌作用
B. 降血压作用
C. 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D. 耐缺氧作用
E. 抗肿瘤作用
8. [单选题]按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的规定,药品的最小销售单元系指直接供上市药品的
A. 外包装
B. 内包装
C. 大包装
D. 小包装
E. 所有包装
9. [单选题]主要药事管理职能是根据药品管理法,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公民用药安全、有效,对药品、药事组织、执业药师进行必要的管理;确定国家基本药品品种目录的部门是
A.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发展与改革部门
C.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
D.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E. 环境保护部门
10. [单选题]"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所指的治疗原则是
A. 因人制宜
B. 因地制宜
C. 因时制宜
D. 治标
E. 标本同治
1.正确答案 :B
解析:豆蔻善醒脾化湿温中,理中上焦气机而止呕,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胃寒呕吐常用,疗湿温胸闷可投。
2.正确答案 :C
解析:中药珍珠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平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可见层纹。无臭,味淡。故此题应选C。
3.正确答案 :A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4.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C空腹服用,炒香嚼服,小儿每岁每日1~1.5粒,1日总量不超过20粒
5.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中药升降浮沉的作用是趋向
6.正确答案 :A
解析:槟榔来源于槟榔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海南、福建、云南等地。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浸透切片或捣碎用。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功效应用: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1、杀虫 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绦虫、蛔虫、姜片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有驱杀作用,并借其行气缓下之功驱除虫体。治绦虫病疗效较佳,对祛杀猪肉绦虫尤为有效,常配南瓜子;治蛔虫证腹痛者,可配使君子、苦楝皮。2、消积,行气 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本品善行胃肠之气,兼缓泻通便而消胃肠积滞。治食积气滞之泻痢、里急后重者,常配木香、青皮、大黄等,如木香槟榔丸;治湿热泻痢者,可配木香、黄连、芍药等,如芍药汤。3、利水 用于水肿,脚气肿痛。本品有下气行水之功。治水肿实证、二便不利者,常配商陆、茯苓皮、泽泻等,如疏凿饮子;治寒湿脚气肿痛者,常配吴茱萸、木瓜、橘皮等,如鸡鸣散。4、截疟 用于疟疾。本品截疟之功。治疟疾寒热久发不止,与常山、草果、厚朴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故此题应选A。
7.正确答案 :A
解析:牡丹皮药材中主要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丹皮酚原苷、芍药苷等有效成分,其中丹皮酚具有镇静、催眠、解热、 镇痛、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故此题应选A。
8.正确答案 :D
解析:药品的最小销售单元系指直接供上市药品的最小包装.每个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9.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主要药事管理职能是根据药品管理法,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公民用药安全、有效,对药品、药事组织、执业药师进行必要的管理;确定国家基本药品品种目录的部门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等。此即古人常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故此题应选C。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7g7x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