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职称考试宝典医院药学医学正高职称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S3),更多医院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与维生素K止血的作用机制不相符合的是
  A. 抑制纤溶酶 
  B. 抑制ATⅢ 
  C. 促进血小板聚集 
  D. 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E. 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2. [多选题]下列抗菌药物在肾功能减退时,不宜应用的是
  A. 四环素 
  B. 万古霉素 
  C. 庆大霉素 
  D. 氨苄西林/舒巴坦 
  E. 美罗培南 
 
3. [多选题]下列药品批准文号和进口药品注册证号,格式正确的是
  A. 国药准字H20070001 
  B. 国药准字ZF20050002 
  C. ZC20010003 
  D. J20060004 
  E. H20080005 
 
4. [多选题]《中国国家处方集》的宗旨和作用
  A. 统一临床用药行为 
  B.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C. 指导消费者合理购药 
  D. 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E. 提高医疗质量和药物治疗水平 
 
5.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6. [多选题]除熟练掌握药学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从事药学服务的药师应具备的素质是
  A. 药历书写能力 
  B. 熟练的外语口语能力 
  C. 较强的审核处方能力 
  D. 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E. 一定的投诉应对能力和技巧 
 
7. [多选题]属于阳虚和气虚共证的有( )
  A. 舌质淡胖,有齿痕 
  B. 脉细虚大 
  C. 自汗懒言 
  D. 形寒肢冷 
  E. 倦怠乏力 
 
8. [多选题]以下所列药物中,妊娠妇女应用可能导致死胎的是
  A. 抗癫痫药 
  B. 抗甲状腺药 
  C. 噻嗪类利尿药 
  D. 双香豆素类抗凝药 
  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9. [多选题]减少和避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方法有
  A. 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B. 把好药品和输液器质量关 
  C. 合理用药 
  D. 规范操作技术,提高护理质量 
  E. 防止热原污染 
 
10. [多选题]过量服用可引起金鸡纳反应(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的药物是
  A. 奎宁 
  B. 普鲁卡因胺 
  C. 奎尼丁 
  D. 阿司匹林 
  E. 氟卡尼 
 
11. [多选题]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有
  A. 阿奇霉素 
  B. 四环素 
  C. 氟嗪酸 
  D. 复方新诺明 
  E. 阿莫西林 
 
12. [多选题]药物的消除常数具有加和性,它包括
  A. 肾排泄速率常数 
  B. 肝代谢速率常数 
  C. 胆汁排泄速率常数 
  D. 肺排泄速率常数 
  E. 唾液、乳汁排泄速率常数 
 
13.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属于酶抑制剂的是
  A. 红霉素 
  B. 地塞米松 
  C. 西咪替丁 
  D. 伊曲康唑 
  E. 卡马西丁 
 
14. [多选题]1型糖尿病可选用的治疗药物有
  A. 磺酰脲类 
  B. 胰岛素 
  C. 双胍类 
  D. α-糖苷酶抑制剂 
  E. 格列美脲 
 
15. [单选题]中风阳闭,灌服可选用( )
  A.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B. 苏合香丸 
  C. 解语丹 
  D. 参附汤 
  E. 独参汤 
 
16. [多选题]以下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临床药效的是
  A. 协同作用 
  B. 敏感化作用 
  C. 减少不良反应 
  D. 胃排空时间改变 
  E.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 
 
17. [多选题]肾功能不全时药动学的变化包括
  A. 血药浓度降低、作用减弱 
  B. 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 
  C. 药物血浆半衰期延长 
  D. 弱碱性药物重吸收增加 
  E. 弱酸性药物重吸收增加 
 
18. [单选题]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 )
  A. 脾虚湿盛 
  B. 寒湿中阻 
  C. 脾胃虚弱 
  D. 湿热内蕴 
  E. 黄疸 
 
19. [多选题]下列对青霉素体内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几乎全部以原型经尿排泄 
  B. 90%经肾小管分泌 
  C. 10%经肾小球滤过 
  D. 与丙磺舒竞争经肾小管分泌 
  E. 无尿患者,青霉素半衰期可缩短 
 
20. [多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有
  A. 继发性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B.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 造血微环境及免疫异常 
  D.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E. 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