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前点睛模拟题(S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的是 ( )
  A. 血清病 
  B.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 静脉炎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单选题]在分类上沙眼衣原体属于
  A. 真菌 
  B. 病毒 
  C.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E. 非细胞型微生物 
 
3. [单选题]有关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确诊实验为
  A. 膜蛋白基因分析 
  B. 红细胞镰变试验 
  C. 高渗冷溶血试验 
  D. 渗透脆性试验 
  E. 红细胞形态检查 
 
4. [单选题]人免疫球蛋白中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是( )
  A. IgG 
  B. IgA 
  C. IgD 
  D. IgE 
  E. IgM 
 
5. [单选题]在普通培养基上能产生非水溶性灵菌红素的细菌是
  A. 伤寒沙门菌 
  B. 黏质沙雷菌 
  C. 宋内志贺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产气肠杆菌 
 
6. [单选题]尼曼-匹克病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酶所引起
  A. 神经鞘磷脂酶 
  B. 葡萄糖脑苷脂酶 
  C. 葡萄糖醛酸酶 
  D. 氨基己糖酶 
  E. 以上都不正确 
 
7. [多选题]病毒垂直传播可能导致 ( )
  A. 流产 
  B. 死胎 
  C. 畸形 
  D. 正常 
  E. 宫内感染 
 
8. [单选题]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中属高度恶性的是
  A. 无裂细胞型 
  B. 裂细胞型 
  C. 小淋巴细胞性 
  D. 淋巴浆细胞样 
  E. 混合细胞型 
 
9. [单选题]造成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管重吸收蛋白增加 
  B. 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 
  C. 脂蛋白分解减少 
  D. 蛋白质摄入量增加 
  E. 肾小球滤过率减小 
 
10. [单选题]真空采血管根据标有的颜色不同,添加的抗凝剂不同,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A. 紫色-EDTA 
  B. 淡蓝色-枸橼酸钠 
  C. 绿色-肝素 
  D. 红色-草酸钾 
  E. 金黄色-分离胶 
 
11. [多选题]下列有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以镧系螯合物作为荧光标记物 
  B. 镧系螯合物具有超短荧光寿命的特点 
  C. 可以有效的消除非特异性自然本底荧光的干扰 
  D. 灵敏度较普通荧光抗体技术高 
  E. 增强液的主要成分是β-二酮体 
 
12. [单选题]血浆D-D增高与否可用于鉴别
  A. 内源和外源凝血因子异常 
  B. 循环抗凝物种类 
  C. 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D. 易栓症和出血性疾病 
  E. 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 
 
13. [单选题]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
  A. 促C3转化酶形成 
  B. 趋化作用 
  C. 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D. 调理作用 
  E. 促CT酯酶形成 
 
14. [单选题]正常人血清总胆固醇中,胆固醇酯占
  A. 10% 
  B. 30% 
  C. 50% 
  D. 70% 
  E. 90% 
 
15. [单选题]肿瘤相关抗原的特点是
  A. 只存在于肿瘤细胞 
  B. 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 
  C. 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D. 仅存在血液与肿瘤组织中 
  E. 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 
 
16. [单选题]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试验应首选
  A. PT 
  B. KPTT 
  C. TT 
  D. FDP 
  E.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17. [单选题]检测粪便标本中的HAV抗原,采集标本的是
  A. 发病前几天 
  B. 发病前1周 
  C. 发病前2周 
  D. 出现症状后1周 
  E. 出现症状后2周 
 
18. [单选题]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幽门螺杆菌胃溃疡一线治疗药物是
  A. 莫西沙星 
  B.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C. 头孢呋辛 
  D. 美罗培南 
  E. 头孢噻肟 
 
19. [单选题]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其"过程"的描述最正确的是
  A.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阶段性活动 
  B. 输入在实施过程中是有前提和条件的 
  C. 形成了输出后过程并有完全结束 
  D. 资源在完成过程中引导着活动 
  E. 所有的工作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20. [单选题]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 )
  A. CD1 
  B. CD2 
  C. CD19 
  D. CD20 
  E. C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