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冲刺密卷专家解析(S2),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_正高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慢性血管内溶血时,可表现为
  A. 贫血及黄疸 
  B. 脾脏明显肿大 
  C. 血片中大量靶形红细胞 
  D. 粪胆原排出量增加 
  E.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2. [多选题]血友病患者FⅧ因子抑制物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关( )。
  A. 患者基因突变类型 
  B. 治疗方法 
  C. HLA表型 
  D. 环境因素 
  E. 细胞因子多态性 
 
3. [多选题]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包括( )。
  A. PT 
  B. APTT 
  C. TT 
  D. Fg 
  E. FDPs 
 
4. [多选题]能检查是否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试验有
  A. 抗人球蛋白试验 
  B. 冷溶血试验 
  C. 冷凝集素试验 
  D.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E. 热溶血试验 
 
5. [多选题]通过骨髓检验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A. 巨幼细胞贫血 
  B.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自身免疫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6. [多选题]使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效的依据
  A. 口干 
  B. 颜面苍白 
  C. 皮肤干燥 
  D. 瞳孔散大再不缩小 
  E. 肺部细湿啰音减少或消失 
 
7. [多选题]下列哪些符合增生性贫血
  A.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B. 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 
  C.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D.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E. 白细胞总数增加 
 
8. [多选题]下列关于维生素K缺乏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它使Ⅱ、Ⅶ、Ⅸ、Ⅹ因子的前体多肽的合成减少 
  B. 通常因饮食的组成不合适所致 
  C.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可诊断此病 
  D. 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如口炎性腹泻或肠道疾患 
  E. 应用香豆素类抗凝药过量时会发生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 
 
9. [多选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中有
  A. 血栓形成 
  B. 贫血 
  C. 出血 
  D. 白血病 
  E. 栓塞 
 
10. [多选题]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均属于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疾病,两者鉴别点主要是前者( )。
  A. 蔗糖溶血试验(+) 
  B. 酸溶血试验(+) 
  C.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D. 有黄疸、血红蛋白尿 
  E. 骨髓增生正常 
 
11. [多选题]伯基特淋巴瘤的特点是
  A. 一般不累及外周淋巴结 
  B. 多见于非洲儿童 
  C. 由小无裂细胞恶变而来 
  D. 伴有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E. 预后较好 
 
12. [多选题]干扰叶酸利用的药物有
  A. 甲氨蝶呤 
  B. 氨苯蝶啶 
  C. 氨基蝶呤 
  D. 甲氧卞啶 
  E. 乙胺嘧啶 
 
13. [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红细胞膜内层呈疏水性 
  C. 红细胞膜为脂质双层结构 
  D. 红细胞膜具有对称性 
  E. 红细胞膜中间层呈疏水性 
 
14. [多选题]DIC的临床表现有
  A. 微循环障碍 
  B. 淋巴结肿大 
  C. 微血管病性溶血 
  D. 微血管栓塞 
  E. 出血 
 
15. [多选题]与淋巴瘤发病有关的病毒包括
  A. EB 
  B. HTLV-Ⅰ 
  C. HTLV-Ⅱ 
  D. HSV 
  E. HAV 
 
16. [多选题]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为
  A. 骨髓外观较多油滴,骨髓小粒少 
  B. 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C.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D. 粒系以原始粒细胞多见 
  E. 红系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17. [多选题]下列哪些指标支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
  A. MCV>85(fl) 
  B. MCV<80(fl) 
  C. MCH<26(pg) 
  D. MCH>31(pg) 
  E. MCHC<32 
 
18. [多选题]下列适于做骨髓检查的是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妊娠中晚期妇女 
  E. 血友病 
 
19. [多选题]按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贫血分类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的有: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 缺铁性贫血 
  D. 蚕豆病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20. [多选题]冷凝集素增高的疾病有
  A. 淋巴瘤 
  B. 支原体肺炎 
  C. 疟疾 
  D. PNH 
  E. 冷凝集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