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CDFI医师、技师2024冲刺密卷答案(Q8),更多CDFI医师、技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1. [单选题]数字扫描变换器(DSC)具有多项功能,下列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将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视制式信号
B. 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 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 实现图像回放及图像存储
E. 提高了滤波器性能
2. [单选题]关于肺动脉瓣描述正确的是
A. 肺动脉瓣位于肺动脉干与肺动脉漏斗之间
B. 分为两个瓣
C. 肺动脉瓣在右心室舒张时开放
D. 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瓣的左下方
E. 肺动脉瓣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约60~150cm/s
3. [单选题]在进行外周血管的频谱多普勒检测时,为了获得相对准确的速度数据,超声入射角度有何要求
A. 调节合适的速度标尺
B. 无需调节滤波
C. 选择连续多普勒
D. 入射角度小于60°
E. 合适的取样容积
4. [单选题]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彩超)与伪彩(B彩)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彩超是以颜色显示血流信息,伪彩是对灰阶的彩色变换
B. 彩超是脉冲多普勒发展而来,伪彩是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
C. 彩超可表示血流方向和速度,伪彩可对不同灰阶示以不同颜色
D. 彩超是对血流信息处理方式与伪彩对灰阶的处理方式基本相同
E. 彩超显示器与伪彩显示器可以是相同的监视器
5. [单选题]提高帧频的方法有
A. 增加扫描线密度
B. 减少扫描线密度
C. 增大扫描范围
D. 改变超声频率
E. 以上都不对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图像优劣的因素
A. 阵元密度
B. 延迟精度
C. A/D位数
D. 波束形成的通道数
E. 加算精度
7. [单选题]一个非镜面反射体是
A. 肝脏表面
B. 横膈
C. 红细胞
D. 胰脏
E. 不产生强回声的任意结构
8. [多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调节操作包括
A. 彩色增益调节
B. 滤波调节
C. 取样容积调节
D. 取样框大小调节
E. 不调节速度标尺
9.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表现有
A. 脾脏大
B. 门静脉增粗
C. 脾静脉增粗
D. 腹水
E. 脐旁静脉开放
10. [单选题]诊断最常用的超声频率范围是
A. 1~10MHz
B. 1.5~10MHz
C. 2~10MHz
D. 5~10MHz
E. 7~10MHz
11. [单选题]关于得到最佳超声反射时的入射波叙述,正确的是
A. 入射波任意角度于反射界面
B. 入射波垂直于声阻抗不同的界面
C. 入射波会发生绕射、衍射、折射及表面反射
D. 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90°
E. 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夹角<90°
12. [单选题]腹内斜肌
A. 肌纤维斜向内下
B. 腱膜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上缘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C. 腱膜在耻骨嵴外上方形成皮下环
D. 参与构成提睾肌
E. 胸膜伸延形成精索内筋膜
13. [单选题]一般而言,肝实质回声是
A. 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强,比胰腺稍弱或相似
B. 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低,比胰腺稍强
C. 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和胰腺强
D. 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和胰腺弱
E. 肝实质回声和肾实质及胰腺相似
14. [单选题]囊性物体的声像图特征为
A. 内部为无回声区
B. 前壁和后壁回声增强
C. 侧壁回声消失
D. 后方有回声增强和侧方声影
E. 以上都对
15.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时,使基线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检测血流速度结果将是
A. 速度增加
B. 速度降低
C. 无变化
D. 红色血流速度减少
E. 蓝色血流速度增多
16. [多选题]对于膝关节检查探头选择正确的是
A. 髌腱10~13MHz
B. 鹅足腱5~7MHz
C. 关节内游离体5~7MHz
D. 后交叉韧带7~10MHz
E. 股四头肌腱7~10MHz
17. [单选题]超声伪像--“彗星尾”征会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
A. 超声束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
B. 超声束垂直于腹壁引起内部混响
C. 超声束垂直于胸壁和肺表面引起多次内部混响
D. 超声束垂直射入骨膜和骨表面
E. 超声束射向肩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时,在软骨内部来回反射
18. [单选题]超声探头频率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200000Hz~1MHz,用于一般脏器检查
B. 2.5~5MHz,用于腹部及心脏检查
C. 5~10MHz,用于小器官、眼科检查
D. 10~30MHz,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
E. 40~100MHz,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
19. [单选题]正确认识超声伪像有哪项临床意义
A. 减少或避免误诊
B. 避免漏诊
C. 正确利用,提高诊断率
D. 可以提示某些病变或异常
E. 以上都对
20. [单选题]臀大肌
A. 属大腿肌后群
B. 收缩时使大腿后伸
C. 收缩时使大腿旋内
D. 防止躯干后仰
E. 肌束斜向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