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小儿外科正高职称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V5),更多小儿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4小儿外科正高职称知识点汇总考试试题(V5),更多小儿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
  A. 为阳邪,其性炎热 
  B. 为阳邪,其性开泄 
  C. 为阳邪,伤津耗气 
  D. 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E. 为阳邪,其性炎上 
 
2. [多选题]当归补血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当归 
  B. 白芍 
  C. 桂枝 
  D. 黄芪 
  E. 炙甘草、大枣 
 
3. [多选题]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 P波增宽,时限>0.11s 
  B. P波的时限<0.11s 
  C. V1Ptf>0.08mm/s 
  D. P波切迹间距<0.04s 
  E. P波出现双峰,切迹明显,峰距>0.04s 
 
4. [多选题]关于CRP,正确的有
  A. 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时均高 
  B. 可用于鉴别风湿热活动期和稳定期 
  C. 不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起反应 
  D. 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 可用于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5. [多选题]"火"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向上 
  B. 曲直 
  C. 温热 
  D. 升腾 
  E. 升发 
 
6. [多选题]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 )
  A. 熟地、山萸肉、山药 
  B. 茯苓、泽泻、丹皮 
  C. 桂枝、附子 
  D. 当归、白芍 
  E. 丹参、川芎 
 
7. [多选题]与串联重复的微卫星序列多态标记相比,SNP具有的特征是
  A. 具有更高的遗传不稳定性 
  B. 不需要进行扩增片段长度的测量 
  C. 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密度比微卫星标记低 
  D. 具有更高的遗传稳定性 
  E. 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密度比微卫星标记高 
 
8.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有
  A. 脾肿大 
  B. 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 
  C. 痔静脉曲张 
  D. 腹水 
  E. 腹壁静脉曲张 
 
9. [多选题]津液的功能包括( )
  A. 滋润濡养作用 
  B. 化生血液 
  C. 化生肾精 
  D.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E. 排泄代谢产物 
 
10. [多选题]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
  A. 茯苓、猪苓 
  B. 车前子、泽泻 
  C. 茵陈、黄柏、栀子 
  D. 丹皮、赤芍、牛膝 
  E. 生地、黄芩、木通 
 
11. [多选题]对肝的系统连属,表述正确的是( )
  A. 肝在志为喜 
  B. 肝在液为泪 
  C. 肝合筋而华爪 
  D. 肝开窍于目 
  E. 肝与胆相表里 
 
12. [单选题]内伤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为( )
  A. 火 
  B. 湿 
  C. 痰 
  D. 痰与火 
  E. 气虚 
 
13. [多选题]以下不是新生儿皮坏疽特点的有
  A. 皮脂腺后引起的急性炎症 
  B. 多发于头部及背部 
  C. 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D. 确诊后的最重要治疗措施是在病变区作多个小切口引流 
  E. 多见于北方地区的夏季 
 
14. [单选题]痿病的主要病理是( )
  A. 肾阳虚衰 
  B. 筋脉失于濡养 
  C. 肺失输布通调 
  D. 脾运不健,湿困中焦 
  E. 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15. [单选题]头身重痛,属( )
  A. 湿阻 
  B. 瘀血 
  C. 火热 
  D. 气血 
  E. 风热 
 
16. [单选题]下列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中,可以治疗偏头痛及瘰疬的是( )
  A. 液门 
  B. 中渚 
  C. 阳池 
  D. 天井 
  E. 外关 
 
17. [多选题]可以治疗发热伴头痛、咽肿、目赤肿痛的配伍是( )
  A. 关冲、曲池、少商、头临泣 
  B. 外关、中渚、液门、角孙 
  C. 丝竹空、阳池、关冲、支沟 
  D. 大椎、风池、廉泉、关冲 
  E. 中脘、外关、内关、足三里 
 
18. [单选题]属祛邪治法的是( )
  A. 发汗 
  B. 阳病治阴 
  C. 阴病治阳 
  D. 扶阳以制阴 
  E. 壮水之主 
 
19. [单选题]治疗血淋的常用方剂是( )
  A. 八正散 
  B. 小蓟饮子 
  C. 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三仁汤 
 
20. [多选题]妊娠恶阻的证型包括( )
  A. 气血虚弱 
  B. 脾胃虚弱 
  C. 阴虚内热 
  D. 肝胃不和 
  E. 肾阳虚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