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眼科正高卫生职称专业在线题库(S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7-13   [手机版]    

中医眼科正高卫生职称专业在线题库(S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眼科正高卫生职称专业在线题库(S4),更多中医眼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身热,神志昏愦,倦卧,汗多气短,脉细无力,首选方是

A. 菖蒲郁金汤合生脉散
B. 苏合香丸合生脉散
C. 青蒿鳖甲汤合生脉散
D. 大定风珠
E. 安宫牛黄丸合生脉散


2. [多选题]既能补肾固精缩尿,又能止泻的药物是

A. 补骨脂
B. 仙茅
C. 菟丝子
D. 沙苑子
E. 益智仁


3. [多选题]五灵脂的功效是

A. 活血消积
B. 活血行气
C. 活血止痛
D. 化瘀止血
E. 凉血止血


4. [单选题]《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

A. 便秘,小溲不利
B. 胀,五脏不安
C. 阳强易举
D. 全身浮肿
E. 以上均不是


5. [多选题]温病治法中泄卫透表法分为以下哪几种( )

A. 疏风散热
B. 解表清暑
C. 宣表化湿
D. 轻清宣气
E. 疏卫润燥


6. [多选题]闭角型青光眼的促发因素导致发病的可能机制( )

A. 刺激导致眼部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B. 交感-副交感系统失去平衡
C. 刺激瞳孔扩大
D. 刺激瞳孔缩小
E. 周边虹膜触碰摩擦小梁组织


7. [多选题]补骨脂用治五更泄泻,是取其什么功效

A. 补肾助阳
B. 升阳止泻
C. 涩肠止泻
D. 暖脾止泻
E. 健脾化湿


8. [多选题]VEP的用途包括

A. 闪光-VEP可用于黄斑功能检查
B. 夜盲症的检查
C. 可用于伪盲检查
D. 视杆细胞功能检查
E. P-VEP可用于青光眼检查


9. [多选题]瓜蒌治疗胸痹、结胸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清热降气化痰
B. 清热散结消肿
C. 宽胸散结
D. 利气开郁,导痰浊
E. 润肠通便


10. [单选题]妊娠妇女,见腹痛绵绵,面色萎黄,饮食不思,心烦急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弦细,治用

A. 葵子茯苓散
B. 当归散
C. 白术散
D. 当归贝母苦参丸
E. 当归芍药散


11. [多选题]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当归、生地、桂枝
B. 当归、白芍、桂枝
C. 细辛、通草、大枣、生姜
D. 附子、通草、炙甘草、生姜
E. 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


12. [多选题]下列各脏腑中,与癃闭的发生有关的是

A. 肺
B. 肾
C. 膀胱
D. 脾
E. 胃


13. [多选题]暑温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其治法为( )

A. 清热涤暑
B. 益气敛津
C. 滋养肺胃
D. 生脉固脱
E. 填补真阴


14. [多选题]夏季患者骤然咯血,咳嗽气粗,头目不清,灼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

A. 凉血
B. 宣肺
C. 解毒
D. 清络
E. 解表


15.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j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 寒变
B. 痃疟
C. 飧泄
D. 痿厥
E. 洞泄


16. [多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的养生方法包括( )

A. 恬恢虚无,精神内守
B.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C.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D. 不妄作劳
E.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17. [多选题]三棱针刺法中散刺法多用于治疗

A. 局部瘀血
B. 局部肿痛
C. 顽癣
D. 中暑
E. 昏厥


18. [多选题]丁香的适应证是

A. 肾虚阳痿,宫冷
B. 湿疹瘙痒
C. 胃寒呕吐
D. 虚寒呃逆
E. 寒湿脚气肿痛


19. [多选题]后弹性层破裂可见于( )

A. 产伤
B. 圆锥角膜
C. 眼球钝挫伤
D. 先天性青光眼
E. Fuchs角膜营养不良


20. [多选题]关于虹膜,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表面均覆盖有扁平细胞
B. 瞳孔括约肌离断后仍保留有部分功能
C. 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
D. 虹膜小环位于虹膜卷缩轮处
E. 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均来源于中胚层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7nx7dm.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在线模考(S4) 先未苦时,其病机属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正确的近视预防与调护是烂喉痧临床特征为( )栝楼瞿麦丸的配伍特点是( )“阳明病,肌肤腠理去陈生新功能下降# 素体津气不足,热邪郁于肌肤# 外邪郁于肌肤,邪热下迫大肠# 重在表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