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5(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卫生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5),更多中医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5(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卫生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5),更多中医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灵枢·本神》所言,肝病病症的特点有( )
  A. 狂妄不精 
  B. 阴缩挛筋 
  C. 肋骨不举 
  D. 毛悴色夭 
  E. 多死于秋 
 
2. [多选题]6个月正常小儿应具有下列哪些表现
  A. 独坐 
  B. 用手摇玩具 
  C. 认识熟人和陌生人 
  D. 会招手再见 
  E. 以上都不是 
 
3. [多选题]烂喉痧与大头瘟初起均可见( )
  A. 咽喉肿痛 
  B. 发热恶寒 
  C. 口渴 
  D. 头面红肿 
  E. 肌肤丹痧 
 
4. [多选题]西医处理急惊风患者的急救措施包括
  A. 退热 
  B. 祛痰 
  C. 止惊 
  D. 熄风 
  E. 降低颅内压 
 
5. [多选题]风疹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A. 好发于春夏季节 
  B. 发热1天左右出疹 
  C. 疹点2~3天消退 
  D. 很少见到气营证候 
  E. 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6. [多选题]明清时期发病最为猖獗的时行疾病有
  A. 麻疹 
  B. 丹痧 
  C. 水痘 
  D. 天花 
  E. 顿咳 
 
7. [多选题]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
  A. 禀赋不足 
  B. 产伤 
  C. 病后失养 
  D. 忧思惊恐过度 
  E. 风热时邪 
 
8.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原因除了血液呈高凝倾向外,还有
  A. 激素促凝 
  B.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C. 高脂血症血液黏稠,血流缓慢 
  D. 感染或血管壁损伤 
  E. 以上都不是 
 
9. [多选题]1岁以上婴儿应完成以下预防接种
  A. 卡介苗 
  B. 麻疹疫苗 
  C. 乙型脑炎疫苗 
  D.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 
  E. 脊髓灰质炎疫苗 
 
10. [多选题]气虚咳嗽临床可见
  A. 恶风,微汗出 
  B. 痰白清稀 
  C. 困倦胸闷 
  D. 胃纳不香 
  E. 咽痒声 
 
11. [多选题]病毒性肾炎的临床特点是
  A. 尿在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d内有变化 
  B. 血尿显著而高血压、水肿、少尿很轻 
  C. C3不降低 
  D. ASO滴度不升高 
  E. 以上都不是 
 
12. [多选题]治疗小儿脐风邪毒中脏证可选择
  A. 集成沆瀣丹 
  B. 止痉散 
  C. 玉真散 
  D. 撮风散 
  E. 小儿脐风 
 
13. [多选题]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病位在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14.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
  A.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1周内3次,24h尿蛋白定量≥50mg/kg) 
  B. 大量血尿(尿RBC>30个/HP) 
  C.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D. 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 
  E. 不同程度的水肿 
 
15. [多选题]下列有关小儿指纹的说法,哪些正确( )
  A. 指纹红主寒 
  B. 指纹红主热 
  C. 指纹淡主寒 
  D. 指纹淡主虚 
  E. 指纹紫主瘀 
 
16. [多选题]脾虚泻的证候有( )
  A. 久泻不止,大便澄澈清冷 
  B. 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C.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 
  D.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E. 精神委靡,睡时露睛 
 
17. [多选题]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 )
  A. 斑疹 
  B. 吐衄 
  C. 动血 
  D. 闭窍 
  E. 癌变 
 
18. [多选题]小儿病因与成人多数相同,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因而对不同病因为病的情况和易感程度与成人不同。小儿比成人多见的病因有
  A. 外感 
  B. 情志 
  C. 意外 
  D. 食伤 
  E. 先天 
 
19. [多选题]有关惊风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惊风发作时,不一定八候全部出现 
  B. 惊风发作时的急慢程度不同 
  C. 急惊风发作时,四证不常一并出现 
  D. 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 
  E. 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 
 
20.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对激素耐药时,可选择哪些治疗方法
  A. 泼尼松继续减量 
  B. 环孢霉素A 
  C.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D.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