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内科正高卫生职称冲刺密卷剖析(D1),更多口腔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内科正高卫生职称冲刺密卷剖析(D1),更多口腔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包括
  A. 摩擦力 
  B. 吸附力 
  C. 大气压力 
  D. 约束力 
  E. 重力 
 
2. [多选题]根据嵌体的种类,将嵌体分为以下几类
  A. 金属嵌体 
  B. 瓷嵌体 
  C. 单面嵌体 
  D. 双面嵌体 
  E. 多面嵌体 
 
3. [多选题]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可采取以下措施
  A. 尽可能扩大基托面积 
  B. 准确的印模 
  C. 有利的磨光面形态 
  D. 合理的排牙 
  E.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 
 
4. [多选题]与串联重复的微卫星序列多态标记相比,SNP具有的特征是
  A. 具有更高的遗传不稳定性 
  B. 不需要进行扩增片段长度的测量 
  C. 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密度比微卫星标记低 
  D. 具有更高的遗传稳定性 
  E. 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密度比微卫星标记高 
 
5. [多选题]牙周膜的血管来源于
  A. 牙龈的血管 
  B. 牙髓动脉 
  C. 上下牙槽动脉分支进入牙槽骨 
  D. 上下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分支 
  E. 牙槽静脉 
 
6. [多选题]上颌磨牙舌面点隙窝洞制备要求
  A. 去净龋坏牙本质 
  B. 可制成单面洞形 
  C. 对固位要求不高 
  D. 对抗力要求不高 
  E. 龋损大做鸠尾形 
 
7. [多选题]尿pH降低可见于
  A. 膀胱炎 
  B. 碱中毒 
  C. 高热 
  D. 酸中毒 
  E. 糖尿病 
 
8. [单选题]关于足三里,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B. 可治下肢痿痹病 
  C. 是胃经的下荥穴 
  D. 有强身壮体作用 
  E. 可治疗乳痈、肠痈等外科病证 
 
9. [单选题]月经提前,量少,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
  A. 实热 
  B. 虚热 
  C. 郁热 
  D. 瘀热 
  E. 湿热 
 
10. [多选题]蹲位最适用于检查
  A. 直肠息肉 
  B. 直肠脱出 
  C. 前列腺 
  D. 内痔 
  E. 盆腔病变 
 
11. [多选题]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是
  A. QRS>0.12s 
  B. 室上性起搏点 
  C. V1呈rSR图形 
  D. QRS波群时间在0.09~0.11s之间 
  E. V1V2呈QS型 
 
12.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A. 呼吸功能 
  B. 藏血功能 
  C. 疏泄功能 
  D. 经气功能 
  E. 运化功能 
 
13. [多选题]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饮食积滞型胃痛 
  B. 痰气郁结型郁证 
  C. 痰热扰心型不寐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痰浊阻肺型咳嗽 
 
14. [多选题]下列表现中,提示中风阳闭的有( )
  A. 躁扰不安 
  B. 痰浊壅盛 
  C. 二便自遗 
  D. 面赤身热 
  E. 舌苔黄腻 
 
15. [多选题]望舌苔变化可以分析( )
  A. 邪正的消长 
  B. 病邪的性质 
  C. 病位的浅深 
  D. 血液亏虚 
  E. 病情轻重 
 
16.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
  A. 心、肝、脾 
  B. 心、肺、脾 
  C. 心、肝、肾 
  D. 心、肺、肝 
  E. 肺、脾、肾 
 
17. [多选题]心电图运动实验的方法包括
  A. 踏车运动实验 
  B. Master二级梯运动实验 
  C. 散步后的心电图 
  D. 长跑后的心电图 
  E. 平板运动实验 
 
18. [多选题]对正中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又称下颌后退位 
  B. 亦称正中颌 
  C. 是一个功能性的后边缘位 
  D. 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 
  E. 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 
 
19. [单选题]下列腧穴定位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冲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B. 关冲穴在手无名指末桡侧,距指甲角0.1寸 
  C. 少冲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D. 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E. 内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 
 
20. [单选题]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 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 为阳邪,性炎上 
  D. 为阳邪,多夹湿致病 
  E. 为阳邪,性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