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传染病卫生正高高级职称考试模拟冲刺试卷(B3),更多传染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肠阿米巴病肠穿孔时的临床表现错误的说法是
  A. 肠鸣音消失 
  B. 局限性腹膜刺激征 
  C. 慢性病程 
  D. 进行性腹胀 
  E. 剧烈腹痛 
 
2. [多选题]霍乱临床分期为
  A. 前驱期 
  B. 泻吐期 
  C. 脱水虚脱期 
  D. 恢复期 
  E. 反应恢复期 
 
3. [多选题]下列疾病中,哪些好发于冬春季 ( )
  A. 水痘 
  B. 乙型肝炎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流行性斑疹伤寒 
  E. 地方性斑疹伤寒 
 
4. [单选题]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 
 
5. [多选题]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肾、脾 
  B. 肝、脾 
  C. 脾、胃 
  D. 脾、肾 
  E. 大、小肠 
 
6. [多选题]符合下列哪些标准可诊断为重症SARS ( )
  A. 有ARDS 
  B. 低氧血症 
  C. 病人为学龄前儿童 
  D. 病人有严重冠心病 
  E. 呼吸频率>30次/分 
 
7. [多选题]关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的正确描述是( )
  A. 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 
  B. 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 
  C. 病原体革兰染色阴性 
  D. 病原体胞壁可溶性耐热型特异性抗原具有群特异性 
  E. 病原体胞壁可溶性不耐热型颗粒性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8. [多选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人与天地相应 
  D.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 人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9. [多选题]肝性脑病,下列描述哪些不正确
  A. 神志清楚 
  B. 血氨浓度升高 
  C. 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 
  D. 无明显黄疸 
  E. 死亡率低 
 
10. [多选题]回归热尿检时可发现
  A. 红细胞阴性 
  B. 管型阳性 
  C. 螺旋体阳性 
  D. 蛋白阳性 
  E. 白细胞阳性 
 
11.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 ( )
  A. 防止血细胞凝集和血栓形成 
  B. 疏通微循环 
  C. 提高血浆渗透压 
  D. 防止发生DIC 
  E. 降低血液粘稠度 
 
12. [多选题]无种属及器官特异性的有
  A.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B.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C. 抗线粒体抗体 
  D.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E. 抗平滑肌抗体 
 
13.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
  A. 脾破裂 
  B. 大叶性肺炎 
  C. 伤寒 
  D. 流脑 
  E. 百日咳 
 
14. [多选题]脾气不足型崩漏的主要证候有( )
  A. 经血淋漓不断 
  B. 色淡质稀,神疲气短 
  C. 纳呆,面色苍白 
  D.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E. 手足心热,头晕耳鸣 
 
15. [单选题]月经初潮较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性欲低下,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宜( )
  A. 补益肾气,调理冲任 
  B. 滋肾益阴,养血调经 
  C.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D.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E. 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16. [多选题]肾性血尿RBC形态改变的因素是
  A. 红细胞在尿道内停滞时间较长 
  B. 受介质张力影响 
  C. 受酸碱度变化影响 
  D. 受渗透压变影响 
  E. 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 
 
17. [多选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A. P波形态正常,P波方向在Ⅱ、aVF直立,aVR倒置 
  B. P-P频率40~150/min常为60~100/min 
  C. 同导联P-P差额<0.16s或0.12s 
  D. P-R间期<0.12s 
  E. P-P频率60~100/min 
 
18. [多选题]阴阳互损的含义包括( )
  A. 阴消阳长 
  B. 阴阳偏胜 
  C. 一方虚损不足,导致对方受损 
  D. 阴阳俱消 
  E. 阴阳对立制约 
 
19. [多选题]免疫功能缺陷者弓形虫病的全身症状有
  A. 斑丘疹 
  B. 高热 
  C. 肝脾肿大 
  D. 肌痛 
  E. 关节疼痛 
 
20. [多选题]属于理气剂的是( )
  A. 生脉散 
  B. 玉屏风散 
  C. 小蓟饮子 
  D. 越鞠丸 
  E. 柴胡疏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