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职称考试宝典病理学技术(士)初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汇总(B5),更多病理学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肺根部不包括( )。
A. 气管末端
B. 主支气管
C. 淋巴管
D. 神经
E. 肺静脉
2. [单选题]化生不可能发生于下列哪种组织?( )
A. 结缔组织
B. 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 宫颈柱状上皮
D. 肾孟黏膜上皮
E. 神经纤维
3.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广谱上皮细胞标志物?( )
A. 癌胚抗原
B. 细胞角蛋白
C. 波形蛋白
D. 上皮特异抗原
E. 上皮肿瘤相关抗原
4. [单选题]原位杂交固定的目的是
A. 保持酶的活性,使酶联抗体易于连接到组织或细胞上
B. 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使抗体易于检测
C.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蛋白水平,使抗体易于进入组织或细胞
D.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DNA或RNA水平,使探针易于进入细胞或组织
E. 增强杂交信号,降低非特异性染色
5. [单选题]培养液内一般需要加入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庆大霉素
D. 青霉素和链霉素
E. 红霉素
6. [单选题]原位杂交固定是为了( )。
A.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DNA或RNA水平,使探针易于进入细胞或组织
B. 保持酶的活性,使酶联抗体易于连接到组织或细胞上
C. 保持细胞形态结构,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内的蛋白水平,使抗体易于进入组织或细胞
D. 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使抗体易于检测
E. 增强杂交信号,降低非特异性染色
7. [单选题]图像处理是指
A. 用量化的方法以数字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量描述
B. 用量化的方法以吸光度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量描述
C. 对图像的定量分析
D. 对图像的定性分析
E. 对图像的修饰,通过这种修饰去除图像的缺陷或不足,将模糊图像变为清晰图像或以新的图像形式来表达原图像等
8.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异染性?( )
A. 肥大细胞
B. 嗜铬细胞
C. 类癌细胞
D. 垂体嗜碱细胞
E. 巨噬细胞
9. [单选题]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是
A. 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稀疏
B. 细胞种类少,纤维多,排列稀疏
C. 细胞种类少,纤维少,排列稀疏
D. 细胞种类多,纤维多,排列稀疏
E. 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紧密
10. [单选题]关于细胞凋亡时的生物化学表现,正确的是
A. 早期即出现线粒体DNA损伤
B. 不需要核基因表达
C. 细胞膜功能完好
D. 细胞膜丧失功能
E. 不需要谷氨酸转移酶的激活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A. 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B. 多由高分子量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
C. IgG和C3沉积于系膜区和基底膜
D.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E. 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12. [单选题]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以二甲双胍灌胃,大鼠常用灌胃量是( )。
A. 0.2~0.8ml
B. 1~4ml
C. 2~8ml
D. 10~15ml
E. 5~10ml
13. [单选题]对于组织固定所起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保持细胞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防止自溶与腐败
B.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相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C. 组织细胞内的物质经固定后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经染色后容易区别
D. 经过固定使细胞内的一些蛋白等凝固,使其定位于细胞内的原有部位
E. 组织固定后可产生不同的折光率
14. [单选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是( )。
A. 急性肾炎综合征
B.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C. 肾病综合征
D. 慢性肾炎综合征
E.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
15. [单选题]石蜡切片中,可标记血管内皮的标志物应选
A. CD68
B. CD31
C. CD56
D. CD20
E. CD30
16. [单选题]用于电镜检查的标本应选用的固定液是
A. 10%甲醛
B. 70%乙醇
C. 95%乙醇
D. 4%戊二醛
E. Carnoy固定液
17.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具有特异性肿瘤细胞杀伤活性?( )
A. 嗜碱性粒细胞
B. CTL
C. 嗜中性粒细胞
D. NK细胞
E. 单核细胞
18. [单选题]对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可以检测
A. 肿瘤的来源
B. 肿瘤的恶性程度
C. 基因丢失与突变
D. 肿瘤内血管密度
E. 肿瘤转移能力
19. [单选题]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
A. 食物中毒
B. 细菌性痢疾
C. 过敏性反应
D. 菌群失调症
E. 霍乱样腹泻
20. [单选题]常用于阴道涂片测定雌激素水平的染色方法是
A.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B. 瑞氏(Wright)染色法
C. 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
D. 刚果红染色法
E. 迈-格-吉(MGG)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