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肛肠高级职称(副高)免费模拟考试试题(AJ2),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肛裂的疼痛间歇期是指:
  A. 疼痛减轻的时期 
  B. 排便疼痛消失后到下一次排便疼痛之间的时期 
  C. 排便后数分钟到十余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的时期 
  D. 病情减轻的时期 
  E. 疼痛消失的时期 
 
2. [单选题]患者,女性,55岁,因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一周入院。体查膝胸位3点处距肛门2cm见约2×3cm大小肿块,波动感明显,行切开排脓及纱条引流,患者有多年便秘及痔疮、肛裂史,无肛周外伤及感染史,此次手术后最有可能出现的不良预后是
  A. 肛瘘 
  B. 肛裂加重 
  C. 血栓性外痔 
  D. 痔疮脱出 
  E. 肛门失禁 
 
3. [单选题]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 经三级神经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向大脑皮质 
  B. 引起各种模糊的皮肤、内脏及视、听感觉 
  C. 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D. 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E. 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其功能状态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秋燥的诊断要点
  A. 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秋天燥热偏盛季节 
  B. 初起出现肺卫证,并有津液干燥征象 
  C. 病变重心在肺 
  D. 肺卫证不解易逆传心包 
  E. 后期易伤肺胃之阴 
 
5. [多选题]《素问·痿证》提到筋痿的症状包括( )
  A. 口苦 
  B. 带下 
  C. 筋脉拘急 
  D. 滑精 
  E. 心下崩 
 
6. [单选题]治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的良药是
  A. 黄连 
  B. 紫苏 
  C. 香薷 
  D. 草豆蔻 
  E. 佩兰 
 
7. [多选题]伏暑的发病特点( )
  A. 发于秋冬季节 
  B. 初起表里同病 
  C. 发病轻重与发病时间有关 
  D. 发病急、病情重、病变多 
  E. 易闭窍动风 
 
8.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善治热痰证的是
  A. 竹茹 
  B. 浙贝母 
  C. 瓜蒌 
  D. 胆南星 
  E. 禹白附 
 
9. [单选题]症见潮热便秘,喘促不宁,痰涎壅盛,苔黄滑,脉滑数,右寸实大,使用下列哪一方剂治疗最适合
  A. 调胃承气汤 
  B. 小陷胸加枳实汤 
  C. 桑菊饮加石膏、知母、大黄 
  D. 清燥救肺汤 
  E. 宣白承气汤 
 
10. [单选题]下列那种疾病不宜肛门指诊
  A. 内痔 
  B. 肛裂 
  C. 直肠癌 
  D. 肛瘘 
  E. 直肠息肉 
 
11.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的药物是
  A. 大蓟 
  B. 生地黄 
  C. 侧柏叶 
  D. 苦参 
  E. 玄参 
 
12. [单选题]某女,38岁。慢性腹泻已5年有余。大便溏泻,日2~3次,纳呆,腹胀,四肢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脉细缓。临床诊断为
  A. 脾阳虚证 
  B. 脾气虚证 
  C. 大肠虚寒证 
  D. 寒湿困脾证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患者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舌淡,脉细无力属
  A. 气虚 
  B. 血虚 
  C. 阳虚 
  D. 阴虚 
  E. 津液不足 
 
14. [单选题]患者证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宜选用
  A. 升麻 
  B. 桑叶 
  C. 菊花 
  D. 葛根 
  E. 柴胡 
 
15. [单选题]月经的发生是由于
  A. 雌激素急剧减少 
  B. 孕激素急剧减少 
  C. 雌、孕激素均急剧减少 
  D. FSH、LH急剧减少 
  E. 促性腺激素急剧减少 
 
16. [多选题]清热凉血法适用于风热肠燥型便血,方剂选用
  A. 凉血地黄汤 
  B. 龙胆泻肝汤 
  C. 黄连解毒汤 
  D. 槐角丸 
 
17. [单选题]下列属于条件反射活动的是
  A. 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 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E. 炎热环境下出汗 
 
18. [单选题]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A. 感寒 
  B. 感热 
  C. 伤于饮食 
  D. 伤于情志 
  E. 有所劳倦 
 
19. [单选题]"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证病机为
  A. 外有表邪,水热互结 
  B. 水热互结,郁热伤阴 
  C. 水血互结,气化不利 
  D. 饮停于胃,湿伤于下 
  E.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20. [单选题]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协调关键是
  A. 阳气固密 
  B. 阴精充足 
  C. 精神清静 
  D. 阴气固守 
  E. 阳气充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