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铁缺乏
B.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C.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 产生血小板抗体
E. 凝血因子缺乏
2. [单选题]不属于Ⅱ类环境的是
A. 注射室
B. 手术室
C. 婴儿室
D. 烧伤病房
E. 产房
3.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患者呈刀割样剧痛,并迅速出现休克,应考虑为
A. 胰腺囊肿
B. 水肿型
C. 胰腺炎复发
D. 出血坏死性
E. 胰瘘
4.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A. 血脂肪酶
B. 血钙
C. 血淀粉酶
D. 尿淀粉酶
E. 血糖
5. [单选题]宫腔镜检查的适应症不正确的是
A. 输卵管粘连的治疗
B. 子宫内异物取出
C. 宫内节育器的定位与取出
D. 早期宫内妊娠
E. 子宫异常出血的探查
1.正确答案 :C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A
解析: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3.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呈刀割样剧痛,并迅速出现休克,症状严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1)血清淀粉酶测定: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2)尿液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3)血清脂肪酶测定: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D
解析:宫腔镜检查的适应症:子宫异常出血的探查、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的子宫内病因诊断;宫内节育器的定位与取出,子宫内异物取出,输卵管粘连的治疗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二十四章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9ggx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