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内分泌高级职称(副高)加血提分在线题库(J5),更多内分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尿糖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尿糖阳性肯定有血糖升高
B. 尿糖阳性是肾小管吸收功能不良的结果
C. 尿糖阳性肯定有糖代谢异常
D. 尿糖阳性可诊断糖尿病
E. Benedict(班氏)试剂只查尿中有无葡萄糖
2. [多选题]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包括
A. 糖尿病的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B. 糖尿病的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7.Ommol/L
C.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Ommo1/L
D.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E. 24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3. [多选题]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痛的药物是( )
A. 香附
B. 青皮
C. 枳实
D. 佛手
E. 川楝子
4. [单选题]关于甲状腺相关眼病,叙述错误的是
A. 眼睛自觉症状明显
B. 可伴有胫前黏液水肿
C. 女性患者常比男性患者更易发展到严重状态
D. 可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E. 侵犯眼外肌和眼球后组织
5.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Cushing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 )
A. 向心性肥胖
B. 多血质面容
C. 满月脸
D. 多毛症
E. 食欲减退
6. [单选题]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
A. 赭石
B. 怀牛膝
C. 龙骨
D. 玄参
E. 茵陈
7. [单选题]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了解
A. 糖尿病的分类
B. 糖尿病的程度
C. 胰岛素的分泌
D. 胰岛素的第二时相的情况
E. 胰岛素的第一时相的情况
8. [单选题]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在补碱治疗中发生手足搐搦可能是由于
A. 血浆游离钙减少
B. 发生低钾血症
C. 发生脑水肿
D.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E. 发生高镁血症
9. [单选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神经性耳聋称为
A. Pendred综合征
B. Basedow病
C. Schmidt综合征
D. AME综合征
E. APS综合征
10. [多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麻黄、桂枝
B. 细辛、干姜
C. 芍药、炙甘草
D. 生姜
E. 半夏、五味子
11. [单选题]关于肾上腺危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发生于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下
B. 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的表现
C. 可有精神失常
D. 可有高血糖症
E. 可有低血钠症
12. [多选题]下列疾患中,补肾益精法对其有较好疗效的是( )
A. 生殖系统肿瘤
B. 乳腺肿瘤
C. 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
D. 放疗后骨髓抑制
E. 化疗后骨髓抑制
13. [单选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B. 低蛋白血症
C. 少尿
D. 组织间隙的静水压升高
E. 没有大量使用利尿药
14. [单选题]女性,16岁,口干多饮2个月,下肢乏力1周,嗜睡3小时,查血糖20.4mmol/L,尿酮(+++),尿糖(++++)。补碱的指标是
A. pH<7.0mmol/L或血碳酸氢根<5mmol/L
B. pH<7.1mmol/L或血碳酸氢根<10mmol/L
C. pH<7.1mmol/L或血碳酸氢根>5mmol/L
D. pH<710mmol/L或血碳酸氢根>10mmol/L
E. pH<7.1mmol/L或血碳酸氢根<5mmol/L
15. [单选题]垂体泌乳素瘤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泌乳素瘤占垂体瘤的1/3以上
B. 男女均可发病
C. 女性泌乳素瘤患者有闭经泌乳症状
D. 血清PRL>200μg/L
E. 常有视神经交叉压迫症状
16. [单选题]尿碘中位数下列哪项属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
A. 50~100μg/L
B. 75~100μg/L
C. 200~250μg/L
D. 200~300μg/L
E. 100~200μg/L
17. [单选题]非糖尿病患者的异常葡萄糖耐量曲线可见于下列疾病是
A. Addison病
B.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C. 中枢性尿崩症
D. 嗜铬细胞瘤
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8. [单选题]Graves病时的代谢,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肠道糖吸收增加
B. 肝糖分解增加
C. 尿肌酸排出增加
D. 血总胆固醇增加
E. 糖耐量异常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A. 有症状,空腹血糖≥7.8 mmol/L
B. 有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
C. OGIT任何一点血糖>11.1 mmol/L
D. 餐后1小时血糖对诊断无帮助
E. 无症状,空腹血糖>6.7 mmol/L
20. [单选题]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暑邪夹湿,气滞湿阻
B. 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 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E. 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