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正高职称考试宝典2024医院药学卫生职称正高案例分析题库(P2),更多医院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具体体现为( )
A.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B. 确定治则治法
C. 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
D. 帮助纠治精神情志病变
E. 预测疾病的传变
2. [多选题]关于处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方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为患者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而开具的用药指令
B. 处方是药学技术人员为患者调剂配发药品的凭据
C. 处方是处方开具者与处方调配者之间的书面依据
D. 处方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E. 处方按其性质分为三种,即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和协定处方
3. [多选题]药品批发企业对药品供货单位、购货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内容是
A. 企业信誉
B. 企业规模
C. 质量保证能力
D. 质量管理能力
E. 质量信誉
4. [多选题]可用于评价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方法是
A. 测定溶解度
B. 沉降容积比
C. 微粒大小的测定
D. 测定絮凝度
E. 测定溶出度
5. [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的价格管理正确的是
A.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如实提供药品的生产经营成本
B. 按照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制定价格
C. 由国务院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定价
D. 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价格
E.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其药品的实际购销价格和购销数量等资料
6. [多选题]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是
A. 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信息咨询等专业技术工作
B. 由单纯的保障供应型向药学服务的综合型转化
C. 制剂、调剂和配方工作
D. 请领、调配、置存和管理药品
E. 负责临床医嘱、病区领单和处方等的调配
7. [多选题]属于脉率较快的脉有( )
A. 数脉
B. 促脉
C. 濡脉
D. 结脉
E. 代脉
8. [多选题]胺碘酮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A. 窦性心动过缓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甲状腺功能减退
D. 角膜微粒沉着
E. 间质性肺炎
9. [多选题]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有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单核细胞
10. [单选题]某女,30岁,半年前因情志不遂,整天抑郁不乐,渐至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出言无序,时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最佳治法是( )
A. 理气健脾,镇心涤痰
B. 育阴潜阳,镇心安神
C. 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D. 理气解郁,逐痰安神
E. 理气解郁,化瘀安神
11.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脾胃虚弱型恶阻的主症不包括( )
A. 妊娠早期
B. 恶心呕吐不食
C. 呕吐酸水或苦水
D. 神疲思睡
E. 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12. [多选题]致维生素K缺乏的因素有
A. 新生儿
B. 长期使用香豆素类药物
C. 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
D. 长期慢性腹泻
E. 梗阻性黄疸
13. [多选题]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标准诱导方案,最常用的药物为
A. 柔红霉素
B. 去甲氧柔红霉素
C. 阿克拉霉素
D. 泼尼松
E. 阿糖胞苷
14. [多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药物是
A. 丙硫氧嘧啶
B. 甲巯咪唑
C. 甲状腺素
D. 放射性碘
E. 碘及碘化物
15. [多选题]以下可在注射剂中作为溶剂的有
A. 乙醇
B. 邻苯二甲酸酯
C. 苯甲酸苄酯
D. 聚乙二醇400
E. 异丙醇
16.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A. 奇经八脉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脉
D. 十二经筋
E. 十五别络
17. [多选题]溶胶剂的性质是
A. 分散相质点小于1 nm
B. 具有Tyndall现象
C. 有双电层结构
D. 有电泳现象
E. 不易受电解质影响
18. [多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药品广告中涉及改善和增强性功能内容的,不得在7:00~22:00的电视和电台节目上发布
B. 非处方药广告必须同时标明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TC)
C. 非处方药广告可以与其他同类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D. 药品广告必须标明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名称
E. 非处方药可以在广告中声明"安全无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小"
19. [多选题]药学信息的多样性包括了
A. 药品生产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B. 药品使用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C. 新药研究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D. 药学管理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E. 药品流通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20. [多选题]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意义
A. 提高疗效,但增加毒性反应
B. 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出现
C. 扩大抗菌范围,减少药物剂量
D. 扩大抗菌范围,但不良反应增加
E. 扩大临床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