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血液病医学正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O9),更多血液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血液病医学正高考试试题在线模考(O9),更多血液病(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A. 脾 
  B. 胸腺 
  C. 肝 
  D. 淋巴结 
  E. 骨髓 
 
2. [多选题]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点有
  A. 月经过多在部分患者可为惟一的临床症状 
  B. 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 
  C. 出血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发生 
  D. 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可无症状,而在常规查血时被发现 
  E. 起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 
 
3. [单选题]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自汗,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此胸痹应辨证为( )
  A. 心血瘀阻 
  B. 痰浊闭阻 
  C. 寒凝心脉 
  D. 心肾阴虚 
  E. 阳气虚衰 
 
4. [多选题]属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包括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 骨髓硬化症 
  D. 慢性病贫血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 [多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注血小板的适应症是
  A. 出血严重、广泛者 
  B. 已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 
  C. 分娩前 
  D. 血小板低 
  E. 近期将实施手术 
 
6. [单选题]月经先期,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方选( )
  A. 八珍汤 
  B. 养心汤 
  C. 逍遥散 
  D. 四物汤 
  E. 补中益气汤 
 
7. [单选题]中风的舌态是( )
  A. 舌强 
  B. 舌痿 
  C. 弄舌 
  D. 舌纵 
  E. 吐舌 
 
8.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逍遥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四逆散 
  E. 痛泻要方 
 
9. [单选题]脾肾阳虚之五更泄的主方是( )
  A. 金锁固精丸 
  B. 六味地黄丸 
  C. 四神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10.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病因的是( )
  A. 外邪侵袭 
  B. 肺肾虚弱 
  C. 痰浊壅盛 
  D. 情志所伤 
  E. 饮食所伤 
 
11. [多选题]Ph染色体可见于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2.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B. 益胃汤 
  C. 黄芪建中汤 
  D. 保和丸 
  E. 失笑散 
 
13. [单选题]引起"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4. [单选题]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正虚邪实 
  B. 阴虚内热 
  C. 气血亏虚 
  D. 邪气壅实为主 
  E. 正气亏虚为主 
 
15. [多选题]符合单纯性紫癜临床特点的是
  A. 多见于青年女性 
  B. 除约90%的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外,相关血小板、凝血的检查均正常 
  C. 预后良好,一般不需治疗 
  D. 病情多于月经期加重 
  E. 紫癜局限于四肢,主要为下肢及臀部,有反复发生及自愈倾向 
 
16. [单选题]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为( )
  A. 小建中汤 
  B. 桂枝汤 
  C. 大建中汤 
  D. 四君子汤 
  E. 补中益气汤 
 
17. [多选题]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 )
  A. 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B. 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 
  C.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 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E.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 
 
18. [单选题]不寐的主要病机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涉及的脏腑有( )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心、肝、肾 
  D. 心、肝、胆、脾、肾 
  E. 心、肺、脾、肾 
 
19. [多选题]舌生芒刺的临床意义可以是( )
  A. 胃脘食滞 
  B. 热入营血 
  C. 肝胆火盛 
  D. 气分热盛 
  E. 心火亢盛 
 
20. [单选题]热痹的治法是( )
  A. 清热通络,疏风祛湿 
  B. 清热解毒,养阴除痹 
  C. 清热化湿,凉血除痹 
  D. 祛风化湿,通络除痹 
  E.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