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呼吸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在线题库精编(M9),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呼吸内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在线题库精编(M9),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阻塞性通气不足,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有( )
  A. 呼吸肌活动障碍 
  B. 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 
  C. 气道内径、长度和形态 
  D. 胸腔积液和气胸 
  E. 气流速度和形式(层流、湍流) 
 
2. [单选题]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暑邪夹湿,气滞湿阻 
  B. 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 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E. 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 
 
3. [多选题]越鞠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香附 
  B. 川芎 
  C. 苍术 
  D. 神曲、栀子 
  E. 柴胡 
 
4. [多选题]机械通气时镇静剂和镇痛剂使用的目的是
  A. 使患者耐受气管插管 
  B. 减轻患者的焦虑反应 
  C. 使机械通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 
  D. 增强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感 
  E. 降低氧耗量 
 
5. [多选题]下列肾脏病的免疫抑制治疗中,属于亲免素调节剂的是( )
  A. 环孢素 
  B.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 
  C. 麦考酚吗乙酯(霉酚酸酯) 
  D. 硫唑嘌呤 
 
6. [单选题]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称之为( )
  A. 阴阳偏盛 
  B. 阴阳偏衰 
  C. 阴阳消长 
  D. 阴阳互损 
  E. 阴消阳长 
 
7. [多选题]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 )
  A. 通调水道 
  B. 调畅气机 
  C. 助脾运化 
  D. 条达情志 
  E. 调节生殖功能 
 
8. [多选题]用于饮水消毒的方法有
  A. 氯气 
  B. 漂白粉 
  C. 生石灰 
  D. 高锰酸钾 
  E. 煮沸 
 
9. [多选题]肺结核的X线表现
  A. 斑点、条索、结节状 
  B. 密度较高、浓淡不一,片状影 
  C. 大片均匀致密影,上缘弧形向上 
  D. 团块影,有分叶,有短毛刺 
  E. 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10. [单选题]满面通红多属( )
  A. 阴虚证 
  B. 实热证 
  C. 肝胆湿热证 
  D. 戴阳证 
  E. 血瘀证 
 
11.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A. 湿热 
  B. 痰饮 
  C. 寒湿 
  D. 水湿 
  E. 津伤 
 
12. [单选题]患者咳嗽咽痒,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咽干鼻燥,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为( )
  A. 燥热犯肺 
  B. 肝火犯肺 
  C. 阴虚火旺 
  D. 胃热壅盛 
  E. 脾胃虚弱 
 
13. [单选题]患者李某,8月1日前来就诊:突然发病,壮热,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此为( )
  A. 风热感冒 
  B. 风热夹燥感冒 
  C. 风热夹暑湿感冒 
  D. 风寒感冒 
  E. 时行感冒 
 
14. [多选题]肺部空洞性病变,常见于哪些疾病
  A. 肺结核 
  B. 慢性肺脓肿 
  C. 肺癌 
  D. 支气管炎 
  E. 肺气肿 
 
15. [多选题]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最多见于( )
  A. 春 
  B. 夏 
  C. 长夏 
  D. 秋 
  E. 冬 
 
16. [多选题]对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肺炎临床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 
  B. 患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隐匿 
  C. 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 
  D. 常出现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 
  E. 不会引起败血症 
 
17. [多选题]肺部影像为空洞性病变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 肺肺结核 
  B. 肺癌 
  C. 肺脓肿 
  D. 慢性支气管炎 
  E. 支气管扩张 
 
18. [单选题]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
  A. 红舌 
  B. 紫舌 
  C. 绛舌 
  D. 淡红舌 
  E. 青紫舌 
 
19. [多选题]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白天临床表现的是
  A. 嘈睡 
  B. 呼吸暂停 
  C. 遗尿 
  D. 个性变化 
  E. 精神行为异常 
 
20. [多选题]下列属于经脉的是( )
  A. 十二经别 
  B. 十二经筋 
  C. 十二皮部 
  D. 十二经脉 
  E. 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