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口腔医师终极考试模拟试卷(N3),更多口腔医师定期考核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医师定期考核培训频道。
1. [单选题]一患者下颌角骨折,由于未能及时合理地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影响了骨折的愈合,形成了“假关节”,其处理方法应是( )。
A. 颌间牵引
B. 颌间牵引复位后颌间结扎
C. 切开复位,内固定
D. 切开、复位、植骨、促愈合
E. 使用外牵引装置,配合颌间牵引和固定
2. [单选题]下列疾病愈后可留有瘢痕的是( )。
A. 扁平苔藓
B. 天疱疮
C. 带状疱疹
D. 腺周口疮
E. 粘膜血疱
3. [多选题]辅助病人讲述是贯穿病史采集全程的技能。它可以传达兴趣和支持,从而鼓励患者讲下去,即医生对患者所谈的感兴趣,并促使其讲述继续和深入。这主要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来体现?( )
A. 点头微笑
B. 说出一些支持性的话
C. 说一些示意语
D. 不要有目光接触
E. 要一直盯着病人看
4. [单选题]龈上洁治术中哪项不必要
A. 支点稳定
B. 刀刃与牙面成80度角
C. 调整好体位
D. 仔细探查牙面的位置
E. 使用手指和手腕的动作
5. [单选题]下列有关牙龈脓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急性化脓性炎症
B. 是慢性化脓性炎症
C. 患牙叩痛明显
D. 患牙必有松动
E. 患牙牙周袋溢脓
6. [单选题]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不包括( )。
A. 环孢素
B. 苯妥英纳
C. 异山梨酯
D. 硝苯地平
E. 维拉帕米
7. [单选题]医学心理学是哪种交叉学科
A. 社会学与心理学
B. 心理学与医学
C. 心理学与预防医学
D. 医学与临床心理学
E. 临床学与心理学
8. [单选题]大龋洞内发现粉色或红色息肉状物,应考虑以下诊断,但除外( )。
A. 牙髓息肉
B. 牙髓肿瘤
C. 牙龈息肉
D. 牙周膜息肉
E. 无一项可除外
9. [单选题]先天缺牙的数目,最常见的是( )
A. 2颗
B. 1颗
C. 3颗
D. 5颗
E. 4颗
10. [单选题]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
A. 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 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 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 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咬合力的作用而不破坏
E. 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
11. [单选题]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是
A. 管间吻合
B. 根管侧支
C. 根尖分歧
D. 侧支根管
E. 副根管
12. [单选题]需要考虑增加固定桥基牙数目的情况是:
A. 基牙为单根牙
B. 基牙轻度倾斜
C. 基牙牙周膜增宽
D. 基牙牙槽骨吸收多
E. 无对颌功能的基牙
13. [单选题]年轻恒牙深龋的治疗方法
A. 直接盖髓术
B. 活髓切断术
C. 牙髓摘除术
D. 间接盖髓术
14. [单选题]一患者行右侧腮腺浅叶和肿物切除及面神经解剖术,术中结扎腮腺导管且术后未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应选择的绷带包扎方法是( )。
A. 四头带
B. 单眼交叉绷带
C. 三角巾
D. 交叉十字绷带
E. 弹性绷带
15. [单选题]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与牙周病,错误的是
A. PMN是牙周组织重要的防御细胞
B. PMN不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
C. PMN可穿越袋上皮进入龈沟
D. PMN的数量和功能不足与牙周病有关
E. 局部和全身因素可通过影响PMN的功能影响牙周病的发生
16. [单选题]医德与医术的关系是
A. 医术是最重要的,有了精湛医术必然有高尚医德
B. 医德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尚医德必然有精湛医术
C. 医德与医术密不可分,医学道德以医学技术为依托,医学技术以医学道德为指导
D. 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德高尚的不一定是医术精湛的
E. 医德与医术没有关系,医术精湛的不一定是医德高尚的
17. [单选题]在腮腺浅叶前缘由上到下依次为( )
A. 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
B. 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下颌缘支
C. 面动脉,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腮腺导管
D. 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面神经下颌缘支
E. 面神经颧支,面横动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脉导管,面神经下颊支
18. [单选题]患者男性,26岁,临床检查时发现该患牙釉质半透明度有改变,可见白垩色不透明区呈不规则牙面分布(≤25%),怀疑为氟牙症,按标准诊断为
A. 正常
B. 可疑
C. 极轻
D. 轻度
E. 中度
19. [单选题]下列骨折中哪一种可发生舌后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
A. 下颌颏部粉碎性骨折
B. 上颌LeFortⅢ型骨折
C. 下颌正中单线骨折
D. 左颏孔区骨折
E. 双髁突颈骨折
20. [单选题]下列疾病必须应用的方法是,牙隐裂( )。
A. 电诊法
B. X线检查
C. 染色法
D. 麻醉试法
E. 嗅整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