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医学副高题库专项练习(J1),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医学副高题库专项练习(J1),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衰竭患儿常出现的临床表现
  A. 低白蛋白血症 
  B. 氮质血症 
  C. 水紊乱 
  D. 电解质紊乱 
  E. 代谢性酸中毒 
 
2.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疰夏的临床症状:
  A. 全身倦怠 
  B. 口渴引饮 
  C. 食欲不振 
  D. 大便不调 
  E. 精神萎靡 
 
3. [单选题]顿挫型脊髓灰质炎的病程中止于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瘫痪前期 
  D. 瘫痪期 
  E. 恢复期 
 
4. [多选题]关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型临床表现哪几项不正确
  A. 主要侵犯大关节 
  B. 主要侵犯小关节 
  C. 主要侵犯全身所有关节 
  D. 主要侵犯除脊柱以外所有关节 
  E. 所有患儿都发生严重关节畸形 
 
5. [多选题]口疮实证的治疗原则是
  A. 疏风散寒 
  B. 清热解毒 
  C. 清肝泻火 
  D. 清心凉血 
  E. 活血化瘀 
 
6. [单选题]流行性脑膜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 反复惊厥 
  B. 合并肺炎 
  C. 褥疮导致败血症 
  D. 中枢性呼吸衰竭 
  E. 气道痰液梗阻 
 
7. [单选题]内伤痰热咳嗽常选_____方( )
  A. 三拗二陈汤 
  B. 桑菊饮 
  C. 银翘散 
  D. 清金化痰汤 
  E. 小青龙汤 
 
8. [单选题]具有敛补心肺肾气阴、宁心安神功效的药物是
  A. 山茱萸 
  B. 五味子 
  C. 山药 
  D. 五倍子 
  E. 黄精 
 
9. [单选题]患儿,9岁。双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1天,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伴有高热、头痛、口渴欲饮。今晨呕吐一次,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医生选用普济消毒饮为主方治疗,下列加减哪项不合适
  A. 因热盛可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B. 因腮部肿胀可加三棱、莪术破坚散结 
  C. 因呕吐可加姜汁、竹茹以清胃止呕 
  D. 因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E. 因口渴可加花粉、生地养阴生津 
 
10. [单选题]发热重恶寒轻多见于
  A. 风寒表证 
  B. 伤风表证 
  C. 风热表证 
  D. 里实热证 
  E. 气虚发热 
 
11. [单选题]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
  A. 大青龙汤 
  B. 桂枝麻黄各半汤 
  C. 桂枝二麻黄一汤 
  D. 桂枝二越婢一汤 
  E. 以上都不是 
 
12. [多选题]全身性疾病产生血尿的原因是
  A. 出血性疾病 
  B. 感染性疾病 
  C. 心血管疾病 
  D. 风湿性疾病 
  E. 营养性及过敏性疾病 
 
13. [单选题]紫癜时发时止,鼻衄齿衄,低热盗汗,便干溲黄,舌光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A. 气不摄血 
  B. 风热伤络 
  C. 气阴两虚 
  D. 阴虚火旺 
  E. 血热妄行 
 
14. [单选题]小儿感冒可出现的兼证是
  A. 挟火、挟痰、挟湿 
  B. 挟火、挟痰、挟食 
  C. 挟风、挟痰、挟食 
  D. 挟惊、挟痰、挟食 
  E. 挟湿、挟惊、挟食 
 
15. [单选题]热病饮食禁忌为
  A. 食麦 
  B. 食谷 
  C. 食肉 
  D. 食寒 
  E. 食热 
 
16. [单选题]初乳是指产后几天内的乳汁
  A. 1天 
  B. 2天 
  C. 4天 
  D. 6天 
  E. 7天 
 
17. [多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可分为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恢复期 
  D. 极期 
  E. 后遗症期 
 
18. [单选题]病理性黄疸的中医治疗原则是( )
  A. 清热解毒 
  B. 解毒利湿 
  C. 利湿退黄 
  D. 温化退黄 
  E. 和解肝胆 
 
19. [多选题]慢惊风的病位主要责之于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20. [单选题]李某,男,2岁。发热2天,不肯进食,口角流涎,烦闹不宁,检查见口腔黏膜广泛潮红,散布多个溃疡,舌质红苔薄黄。治疗首选方
  A. 白虎汤 
  B. 凉膈散 
  C. 银翘散 
  D. 导赤散 
  E. 清热泻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