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考试试题冲刺练习(X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5   [手机版]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考试试题冲刺练习(X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副高)考试试题冲刺练习(X9),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B. 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C. 补益精血,润肠通便
D.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E. 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2. [单选题]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其目的在于

A. 提高疗效
B. 改变药物性能
C. 便于服用
D. 改变药物作用部位
E. 消除或降低毒性


3. [单选题]子宫又称:

A. 女子胞
B. 胞宫
C. 胞脏
D. 子脏
E. 以上均是


4. [多选题]青蒿清虚热,除骨蒸之功,适用于

A. 热入营血证
B. 产后虚热
C. 小儿疳热
D. 温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E. 骨蒸潮热


5. [多选题]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共见症状包括( )

A. 心下痞
B. 恶心呕吐
C. 干噫食臭
D. 肠鸣下利
E. 谷不化


6. [单选题]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A. 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 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 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 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 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7. [单选题]妇科调补肝肾,最常用的代表方是(  )。

A. 左归丸
B. 杞菊地黄丸
C. 调肝汤
D. 养精种玉汤
E. 开郁种玉汤


8. [多选题]山药具有的作用是

A. 益气养阴
B. 缓急止痛
C. 既补脾肺肾之气,又补脾肺肾之阴
D. 涩精止带
E. 固经止血


9. [单选题]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称为

A. 修治
B. 水制
C. 火制
D. 炮制
E. 水火共制


10. [多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下列哪些属于“阴阳交”的症状

A. 汗出辄复热
B. 烦满不解
C. 狂言
D. 不能食
E. 强上冥视


11. [单选题]患者,女,32岁,每于经期头晕沉重,胸闷泛恶,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滑。治疗首选方剂是:

A. 左归饮
B. 天麻钩藤饮
C. 归脾汤
D. 半夏白术天麻汤
E. 杞菊地黄丸


12. [单选题]若肝气犯脾,肝郁化热,脾虚湿盛而致带下病,其治则为

A. 疏肝泻火
B. 疏肝理脾
C. 泻肝除湿
D. 养肝清热祛湿
E. 泻肝理脾,涩精止带


13. [单选题]以下哪项为月经常脉

A. 洪脉
B. 数脉
C. 以上均不对
D. 滑脉
E. 弦脉


14. [单选题]妇科调补肝肾之法主要适用于

A. 肝肾阴虚所致妇科疾病
B. 阴虚阳亢所致妇科疾病
C. 肝肾亏损所致妇科疾病
D. 肝郁肾虚所致妇科疾病
E. 以上均不对


15. [单选题]患者大失血后,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质淡,脉洪大而虚。治宜选用

A. 归脾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白虎汤
D. 当归六黄汤
E. 当归补血汤


16. [单选题]“阳脉之海”指的是

A. 阳跷脉
B. 督脉
C. 阳维脉
D. 任脉
E. 冲脉


17. [单选题]治疗崩漏的原则是(  )。

A. 暴崩之际,急当止血防脱
B.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本
C. 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
D. 塞流、澄源、复旧
E. 补肾、调肝、补脾


18. [单选题]脾阳不振,水湿内停,下注冲任,适宜的方剂是

A. 固冲汤
B. 参苓白术散
C. 白术散
D. 茯苓导水汤
E. 苍附导痰汤


19. [单选题]某女,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少腹胀痛拒按,舌质暗,脉涩。其治则应为

A. 疏肝理气调经
B. 疏肝养血调经
C. 养血活血止痛
D. 活血化瘀止血
E. 清热凉血固冲


20. [单选题]下列何种情况导致的音哑和失音属于"金破不鸣"

A. 外感风寒
B. 痰湿壅肺
C. 风热袭肺
D. 子喑
E. 肺肾精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9ydn1e.html
  • 下一篇:中医妇科卫生副高高级职称2024往年考试试卷(X9) 无腹痛,40岁,现心悸,小腹隐痛,并便秘,消骨鲠 祛风散寒,谵语,甚至十余日,不恶寒 不大便,谵语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