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强化练习题库(AB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10-14   [手机版]    

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强化练习题库(AB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正高强化练习题库(AB7),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包括

A. 低蛋白饮食或禁食
B. 解痉止痛
C. 保持血容量
D. 减少胰腺分泌
E. 抗菌治疗


2. [单选题]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腹中冷者,治疗当用

A. 肾气丸
B. 猪苓汤
C. 栝蒌瞿麦丸
D. 五苓散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秋燥,症见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治宜

A. 麻杏石甘汤
B. 清燥救肺汤
C. 千金苇茎汤
D. 黄连阿胶汤
E. 沙参麦冬汤


4. [多选题]垂体危象及昏迷症状呈

A. 高热型(大于40℃)
B. 低热型(小于30℃)
C. 高血糖型
D. 循环衰竭型
E. 水中毒型


5. [单选题]久病患者面黄肌瘦,气短懒言,腹满纳呆,不思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暗红少苔,脉沉而涩,治当选用

A. 薯蓣丸
B. 黄芪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大黄廑虫丸
E.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 [多选题]瘿病治疗以何为主

A. 理气化痰
B. 活血软坚
C. 消瘿散结
D. 宁心柔肝
E. 活血化瘀


7. [多选题]淋证的预防与调摄叙述正确的有

A. 增强体质,防止情志内伤
B. 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及尿道器械操作
C. 多喝水
D. 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E. 注意适当休息


8. [多选题]下列属不可攻的是( )

A.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B. 伤寒呕多
C. 阳明病,面合色赤
D. 阳明病,心下硬满
E. 阳明病,发热,汗多


9.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

A. 肌肤不仁
B. 即重不胜
C. 口吐涎
D. 舌即难言
E. 喁僻不遂


10.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留者"病证的治疗宜采用

A. 削之
B. 除之
C. 散之
D. 攻之
E. 润之


11. [单选题]大头瘟毒壅肺胃,治宜

A. 白虎汤
B. 麻杏石甘汤
C. 凉膈散
D. 普济消毒饮
E. 通圣消毒散


12. [多选题]《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当归芍药散的功效有( )

A. 暖宫安胎
B. 养血疏肝
C. 健脾利湿
D. 散饮止呕
E. 清热除湿


13. [单选题]下列方剂除哪方外,都有桂枝、甘草这一对配伍:

A. 小青龙汤
B. 大青龙汤
C. 葛根汤
D. 茯苓甘草汤
E. 五苓散


14. [单选题]首先明确认识烂喉痧的医家是

A. 吴鞠通
B. 王孟英
C. 叶天士
D. 陈耕道
E. 张仲景


15. [多选题]厚朴大黄汤与下列哪些方剂的药味相同( )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三物汤
E. 厚朴麻黄汤


16. [单选题]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的内容,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暑
E. 火


17. [多选题]《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中的"诸阳"是指( )

A. 阳明经
B. 督脉
C. 阳跷脉
D. 阳维脉
E. 少阳经


18. [多选题]《素问·热论》所言病在“阳明”的表现有

A. 身热
B. 头项痛
C. 耳聋
D. 目疼而鼻干
E. 不得卧


19. [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阴阳属性为

A. 阳中之太阳
B. 阳中之太阴
C. 阳中之少阳
D. 阴中之少阳
E. 以上均不是


20. [多选题]脏燥的主要症候为( )

A. 数欠伸
B. 常默默
C. 寒热往来
D. 咽干不渴
E. 喜悲伤欲哭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9ypdkj.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2025中西医结合内科卫生高级职称(正高)职称晋升考试试题(AB7) 咳作为主证、或然证可见于。竹叶石膏汤证可见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脉证下列各方,此时治疗当选用服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属于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可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分别采用( )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