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急诊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K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4-25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急诊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K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急诊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历年真题(K5),更多急诊医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能促发晕动病 ( )

A. 通风不良
B. 睡眠不足
C. 过度疲劳
D. 饱餐
E. 不悦气味


2. [多选题]阿托品抢救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有效的依据是 ( )

A. 颜面潮红
B. 心率增快
C. 瞳孔较前扩大
D. 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
E. 皮肤干燥


3. [多选题]钙通道阻滞剂适应证 ( )

A. 经房室结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B. 心房扑动
C. 频发房性早搏
D. 心房颤动
E. 严重左心功能衰竭


4. [单选题]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倦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暑邪夹湿,气滞湿阻
B. 暑性升散,汗多伤津,肢体失养
C.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D. 暑性炎热,伤人后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E. 暑性开泄,伤人后引起汗出


5. [多选题]经皮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 )

A.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动过缓
B.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 双束支阻滞
D. 左前分支阻滞
E.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 [多选题]黄疸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这包括( )

A. 肝
B. 脾
C. 肺
D. 胃
E. 胆


7.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A. 理气消胀
B. 消食导滞
C. 理气和胃
D. 消食健脾
E. 和胃止呕


8.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A. 风寒
B. 伤风
C. 伤寒
D. 风热
E. 时行感冒


9.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诊断为闭经的是( )

A. 既往月经正常,现停经3个月,恶心呕吐
B. 产后3~5个月,从未行经
C. 既往月经不调,现7个月未行
D. 少女初潮后,月经半年未行
E. 绝经后一年未行经


10.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

A. 冲脉与任脉
B. 足阳明与足少阴
C. 阴维脉与阳维脉
D. 阴蹻脉与阳蹻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


11. [多选题]下列不能从问诊中获得的是( )

A. 面赤
B. 黄疸
C. 苔白
D. 头痛
E. 食欲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的是( )

A. 发汗
B. 滋阴
C. 养血
D. 益气
E. 扶阳


13.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14. [多选题]血证的主要病因为( )

A. 热伤血络
B. 气不摄血
C. 瘀血内阻
D. 寒凝血脉
E. 情志抑郁


15. [多选题]实热证常见的症状有( )

A. 高热不恶寒,烦躁不宁
B. 口渴喜冷饮
C.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D. 舌红,苔黄干
E. 五心烦热


16. [单选题]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为( )

A. 濡脉
B. 微脉
C. 细脉
D. 弱脉
E. 虚脉


17. [多选题]可导致复苏后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有 ( )

A. 贫血
B. 再灌注损伤
C. 脑中毒
D. 凝血功能障碍
E. 无再灌注


18. [单选题]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9. [多选题]扩血管活性药是 ( )

A. 硝酸甘油
B. 阿拉明
C. 多巴酚丁胺
D. 酚妥拉明
E. 新福林


20. [单选题]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sbd.com/show/9yv7kn.html
  • 下一篇:2025急诊正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K5) 符合"治痿独取阳明"原则的是( )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关于足三里,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泄泻和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sbd.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